1.点电荷是理想模型,当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可被看成点电荷。2.库仑定律表达式为F=kQ1Q2r2,此式仅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3.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第2节库仑定律1一、探究影响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因素1.点电荷(1)定义:在研究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的相互作用时,该带电体的、及电荷在其上的分布状况均无关紧要,该带电体可以看做一个带电的点,即为点电荷。形状大小2(2)点电荷...
1.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材料、温度等有关。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用控制变量法。2.电阻定律的表达式R=ρlS是电阻的决定式,公式R=UI是电阻的定义式。3.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其大小与材料和温度均有关。第2节电阻定律1一、实验: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1.相关因素的测量方法(1)电阻丝横截面积的测量把电阻丝紧密绕在一个圆柱形物体上(例如铅笔),用刻度尺测出多匝的,然后除以,得到电阻丝的直径...
升国旗时,升旗手向下拉绳,国旗却向上运动,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1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2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凹槽轴小轮定滑轮和动滑轮一、滑轮3旗杆顶的滑轮电动起重机的滑轮4器材:铁架台、一只滑轮、一根绳子,一个钩码要求:使用一只滑轮提升重物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提升方法?5二、滑轮分...
1.周期和频率是描述交变电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关系,我国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2.有效是根据流的效行定义的,值电热应进对于正弦交变电流来说,有效值和峰值的关系为:I=Im2,U=Um2,E=Em2。3.在交流路中,表、流表的示数均电电压电为有效值,计算用电器产生的电热时必须应用电流或电压的有效值。第2节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1一、周期和频率1.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一次的时间,单位:秒(s)。周期性...
第2节弹力(教师参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理解弹力的产生并能判断弹力的方向2.会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的弹力过程与方法1.从日常生活中的发生形变的现象去认识物体形变,进而让学生思考、讨论发生形变的物体和与它接触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可以做实验,最后得出弹力的概念2.从矢量的角度对其方向和大小进行研究,先得出定性的结论,再引入实验定量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弹力的研究及如何...
第2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1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达标测评2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感悟新知(教师参考)目标导航重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分析及计算难点:向心力的来源3情境链接如图所示,汽车正在匀速率转弯,小球正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请思考:1.它们分别受哪些力作用?其合力有什么作用?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所受的向心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特点?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点?信息1.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及...
第六章第1、2节理解教材新知把握命题热点应用落实体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命题点一命题点二课堂双基落实课下综合检测1第1、2节牛顿力学中运动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21.经典的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绝对的,空间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2.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认为对不同的惯性系,物理规律都是一样的。3.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都是一样的,恒为c,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3[自读教材抓基础]...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2.原子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结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核旋转。3.原子核由子和中子成,原子核的荷质组电数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4.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半径的数...
第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达标测评2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感悟新知(教师参考)目标导航重点: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难点:区分合运动与分运动3情境链接一如图所示,蜡块在竖直固定的注满清水的玻璃管中向上运动,可以看到其运动接近于匀速直线运动.若蜡块在竖直玻璃管内向上匀速运动的同时,让玻璃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蜡块参与了相当于什么方向的两个不同的运动?其运动特点(轨迹、速度、位移)是怎样的?信息1.蜡块参与了两...
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2种方法——建立物理模型法、逻辑推理法2.能利用开普勒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表达式。3.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阅读教材第36~38页“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部分,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特点。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v2r和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得:F∝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