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蒌桂枝汤方组成: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用法: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条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痉湿喝病脉证第二)葛根汤方歌诀: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用法:右七味,口父咀,以...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首脉证二条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
《金匮要略》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即《金匮要略方论》,被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2.《金匮要略》书名的来由——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书十六卷(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其中,《伤寒论》十卷,由西晋王叔和整理为现行的《伤寒论》,杂病部分并未见到,直到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所存的残旧书籍中得到《金匮...
《金匮要略》与风湿病的研究《金匮要略》与风湿病的研究林昌松林昌松金匮教研室八内科一、风湿病的概念一、风湿病的概念中医风湿病的概念是根据中医风湿病的概念是根据19861986年年33月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上,老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会议上,老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提出的《疾病定义草案》确定的。提出的《疾病定义草案》确定的。中医风湿病(即痹证、痹...
金匮要略选读练习题库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五常2.风气3.元真4.客气邪风5.疢难6.导引7.吐纳8.膏摩9.未至而至10.阳病11.阴病12.五劳13.七伤14.六极15.谷饪16.五邪17.厥阳18.卒厥19.脉脱20.四季脾王21.痼疾22.卒病二、填空题1.若,。客气邪风,中人多死。2.病人脉浮者在前,,浮者在后,,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3.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
金匮要略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D)A.客气邪风侵袭B.七情C.房室竭乏D.五脏元真不足E.虫兽、金刃灾伤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至而不去”是指(C)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B.未得甲子,天因温和C.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D.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E.未得甲子,天大寒不解3.《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中的“六...
第1页共3页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学习《金匮要略》的心得体会09级中医一班郑萍202102021128一、《金匮要略》基本概况《金匮要略》原名为《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原著共25篇,前22篇,约计原文398条,包括40多种疾病,共载方205首,用药约155味。最后3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原著不仅对中医方剂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
1、栝蒌桂枝汤金匮栝蒌桂枝汤,白芍甘草枣生姜;项背强直成柔痉,解肌驱邪舒筋良。2、麻黄加术汤烦痛湿气里寒攻,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3、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风湿身痛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4、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重,表虚湿盛服之康。5、瓜蒂汤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痛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湿,二七甜瓜蒂可珍。6、百合病总方歌百合病...
《金匮要略》▲【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这段在书里头,据我看是王叔和搞的,在《伤寒论》里头,头一页也有一个伤寒例,这个也类似来这伤寒例就是王叔和写的,第一这章序言,文章简呐,认为太阳伤寒我们在太阳病里都讲了,也是类似。金匮这个头一章啊,伤寒就不用说的,金匮其它章节也没有像他这样治病的,像头一章说的上工治未病,仲景没有这样治病的,这仲景治病都得根据这个症候,没有症候怎么治,因为他不是这么治病,头一章却写出这么一...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这段在书里头,据我看是王叔和搞的,在《伤寒论》里头,头一页也有一个伤寒例,这个也类似来这伤寒例就是王叔和写的,第一这章序言,文章简呐,认为太阳伤寒我们在太阳病里都讲了,也是类似。金匮这个头一章啊,伤寒就不用说的,金匮其它章节也没有像他这样治病的,像头一章说的上工治未病,仲景没有这样治病的,这仲景治病都得根据这个症候,没有症候怎么治,因为他不是这么治病,头一章却写出这么一...
第1页共3页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起了标题后,突然想,为啥叫学习心得。姑且以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学习”,一是“学”,就是看书,学理论;二是“习”,就是练习,要实践。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心得”,经过自己的心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经过总结后变成自己的,应该才能叫得到了。就像读书,不读出来应该叫看书,读书就应该念出来,是有声调的,就像读汉赋,四六句,读出来时,抑扬顿挫,感觉特美。所以,我觉...
第1页共3页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起了标题后,突然想,为啥叫学习心得。姑且以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学习”,一是“学”,就是看书,学理论;二是“习”,就是练习,要实践。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心得”,经过自己的心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经过总结后变成自己的,应该才能叫得到了。就像读书,不读出来应该叫看书,读书就应该念出来,是有声调的,就像读汉赋,四六句,读出来时,抑扬顿挫,感觉特美。所以,我觉...
1/9《金匮要略》学问点总结1、《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局部,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北宋林亿等整理《金匮要略方论》。2、以脏腑经络学说为辨证论治的根本理论。3、共载方剂205首,在剂型方面,既有汤、丸、散、酒的内服药剂,又有熏、洗、坐、敷等外治药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2】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