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③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2语文必修③人教版学习目标3语文必修③人教版1.解析状“难”之法,体会李白雄放诗风。2.研习意象,体验讨论,品析蜀道之“难”,感悟诗人情感。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和用典。4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整体感知51课前预习2课内动脑6语文必修③人教版课前预习7语文必修③人教版一、文学常识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________”,是唐代伟大...
第10课蜀道难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李白少时即显露才华,20岁到成都,写过一些描绘成都的诗,25岁时决定离蜀东游,创一番事业。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
12345第4课蜀道难李白1.是天声撼你,还是你撼天声?风无言,水无语,月色苍凉。斗酒可以诗百篇,可以玉笛飞声,可以长风几万里,为征夫吹送,思乡的梦。可谁明,玉阶的凄怨?谁知,秋气的冷寂?谁解,蜀道的艰难?黄河之水天上来,能冲开谁的愁结?举杯邀明月,明月也不及你的海量,千杯过后,明月已醉,光影迷乱,只在你的皮肤上,飘浮。对影成三人,一人长啸,一人横刀,一人舞剑,欲砍下满天的银霜。62.轻舟在云上,飞天而...
语文必修③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二单元4.蜀道难第二课时素质提升21课前预习2课内动脑3课外认真3语文必修③人教版课前预习4语文必修③人教版一、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危乎高哉(古义:____。今义:______。)(2)地崩山摧壮士死(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尔.来四万八千岁代词,那,指开国之初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第二人称,你...
4、蜀道难唐李白陈家中学郎兴洪学习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3、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仔细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张和生动的语言。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1、唐诗的分类唐...
《蜀道难》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2.熟读成诵,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学习重点】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学习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学习方法】反复诵读【相关知识】1、走近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难》讲义①噫yī吁xū嚱xī!(蜀人方言,犹“哎呀呀”)危高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心句。如晴天霹雳,震撼人心,开启出一篇“奇之又奇”的文字。起韵)蚕丛远古蜀王及鱼凫远古蜀王,开国(的事迹)何多么茫然渺茫!(想象五丁开山)尔那,开国之初来四万八千岁,(夸张)(蜀地)不与秦塞秦地通人烟(住户,烟,炊烟。)(秦地)西当dāng挡住太白有太白山挡住(只)有(一条)鸟道,(飞...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蜀道难原文带拼音查字典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蜀道难》原文,《蜀道难》原文翻译,《蜀道难》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一、《蜀道难》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
《蜀道难》默写1、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蜀道难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兴旺,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熟悉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的。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又据孟《本领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赞叹之余称李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