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课堂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推断出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的储蓄意愿②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的增长而增长③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④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点效率与公平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表现: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②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重要举措:增...
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3)载体:跨国公司(4)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2.跨国公司(1)含义: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2)目的:为了...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备考导航]1.货币的本质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3.价格的决定与变动4.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5.消费及其类型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考点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考点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货币与财富(1)从起源看,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2.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的方式。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信用工具:①信用卡: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劳动者1.劳动光荣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2.就业(1)就业的意义: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实...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1)储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2)利息:①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期。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3)类型和风险: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2.商业银行(1)性质: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
专题13经济生活抢分策略1.苏东坡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很有建树。他提出通过减免零售商的赋税,刺激商业的发展,以增加政府的商税收入。苏东坡的税收思想肯定了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税收是实现公平的有效手段③税收有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④税收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2.从世界范围看,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以上,...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考点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2)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预期非常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3)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2.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2)按照消...
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备考导航]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4.经济全球化5.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考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1.市场和计划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2.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2)市场配置资源优点:①市场能够及时、准确...
《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高考考点展示:①影响消费的因素;②消费类型;③消费结构;④消费心理;⑤消费行为。(2)培养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能力和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培养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预习案1、自学理解消费类型,完成下面表格消费类型按产品类型分类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交易方式分类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按照消费的目的...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2.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内进行消费。...
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①实现时间:至20世纪末,我国达到总体小康水平。②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小康: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地位:科学发展观...
专题13经济生活抢分策略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商品和货币形态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判断是不是商品关键看是不是正在交换。(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①以前购买现在正在使用的不是商品。救灾物品、礼品、赠品等不是商品...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1)企业的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2)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2.公司的类型(1)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2)股份有限公司,是将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
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对外开放(1)地位: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格局: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2)作用: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3)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2)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4)增强公有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