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名称、性质。2.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及基本内容。(重难点)3.明确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4.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知识导图3基础知识自查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1.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想一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2.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23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第...
首页末页历史第三单元达标测试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单项选择题C首页末页2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关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2学习目标1.掌握真理问题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3一一新课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⑴“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实质:“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的延续4(2)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五进”宗教场所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进”宗教场所活动(以下简称“五进”活动)落实落地,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把开展“五进”宗教场所活动作为弘扬爱国爱教、尊法守法、正信正行优良传统的有力抓手,并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巩固...
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1预习检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的步伐。()年,中共中央决定在()、()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经济()体制,允许()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活动,并在()、()等方面提供()条件。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城市,成为()的代表和()的“窗口”。对外开放广东198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第9课对外开放2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2.代表: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3.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3知识点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1预习检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改革先从()开始,以调动农民的(),促进农村()发展。改革开放农村生产积经济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年,安徽()农民实行分田(),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生产积极性大大()了。第一年秋,农业获得(),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大丰收1978提高自主权包产到户凤阳小岗村生产责...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的社会主义。2.1987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6课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巨变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加以说明。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2一、200...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人教版1课堂导入思考:右图中提到联产承包好,这是党在农村改革中实行的哪一政策?这一政策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2学习目标目标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目标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中心环节和影响;目标3: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作用;目标4: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单元时间轴2召开年12月,北京主要内容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伟...
第1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1课标要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2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中共十二大(1)时间:1982年9月。(2)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中共十三大(1)时间:1987年。(2)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3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2.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2一、中国梦宏伟蓝图1.2012年,习...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一、背景人们要求纠正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认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概况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会议在思想上,确...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知识点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形成过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和一步一步推向前进。(2)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的社会主义。”(3)1987年,邓小平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理论,提出了党在社...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版1课堂导入思考:你知道右侧的人物是谁么?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关系?这次会议做出了哪些决策?它在中国历史上又有怎样的地位?2学习目标目标1: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目标2:了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目标3: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的具体举措;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学习总结1知识导图整体架构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线索归纳思维整合内容索引2知识导图整体架构34线索归纳思维整合5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线索梳理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
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教学设计预习检测1.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______问题和_____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政治社会冤假错案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2.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_____》杂志和《________》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______,我们都始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