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04/14/20241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原料:树皮、麻头等造纸流程:纤维备料--制浆--洗选漂白--配浆--上网成纸--烘干压光--切割包装。04/14/20242北宋毕升发明胶泥印刷术毕昇04/14/20243火药研究始于古代炼丹,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
方山子传苏轼1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2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
小毛头与《卖报歌》1中小学课件站聂耳介绍2中小学课件站卖报歌的曲作者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41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卖报歌》是怎么来的呢?3中小学课件站想一想: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4中小...
第三单元亲近大自然8爱护花草树木1游乐场带上头饰,扮演花草树木,介绍他们的特点与作用。2我是空调器。我是美容师。我是氧气制造厂。我是吸尘器。3你还知道花草树木有哪些作用?4爱护花草树木绿草是裙,花儿是衫,穿上它们,地球妈妈格外好看。密林是帽,大树是伞,有了它们,地球妈妈不怕风吹日晒。小朋友,快快来,爱护花儿和绿草,保护棵棵小树苗。让空气更加新鲜,让环境分外美好!诵读角5这样做好不好。观察哨遇到这样的...
1清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后果空前的浩劫1.规模及损失(1)规模空前:战争涉及四大洲及四大洋。(2)损失巨大: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资总损失浩大,人类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22.法西斯的暴行(1)德国:对进行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2)日本:①在沦陷区进行野蛮大屠杀,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②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成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部队,用活人做细菌试验。③在马来亚、泰国、印...
剃光头发微何满子1猜谜•提起刀人人没法•拉下水个个低头剃头匠2引题剃头刀在手,那理什么头型就是剃头师傅说了算。可以想见剃头师傅有不小的权力。这不小的权力引发了一个人的关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剃光头发微。345提起刀人人没法拉下水个个低头6提起刀人人没法(发),拉下水个个低头。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修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7剃光头发微何满子②从细小的事物说开去。微:细小的事物。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同学们对国歌了解吗?调号:1=G(G大调)。拍号:四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速度:进行曲速度。词曲作者:聂耳作曲,田汉作词。出处: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2你知道《国歌》是谁作曲吗?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除了《国歌》外,他的代表作品我们熟悉的还有:《卖报歌》、《金蛇狂舞》、《...
2013高考历史一轮考试教材必修3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生版一、选择题1、(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2、(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1)“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2012年题组1、(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2、(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A.新式交通工具得...
换个角度看问题1导入新知启示:对一件事情、一个事物进行判断,要学会跳出固有的习惯性思维,尝试一下换个角度看问题。特别是在许多人都倾向于一种或一类意见时,这样做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2新知讲解作者名片王充闾:笔名汪聪,男,1935年2月5日出生于辽宁盘锦。中国作协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省作协主席、名誉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代表作品《柳荫絮语》《人才诗话》《春宽梦窄》《清风...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他给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以上这段话,大家知道是谁说的么?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1本节课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2、理清故事情节,找出文中的线索2作者简介尼奥...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教学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北宋和“靖康之变”。2.能讲述岳飞抗金的事迹和被冤杀的史实。3.知道南宋偏安和“绍兴和议”。2自学导航一、金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金在哪年灭了北宋?二、南宋在哪年建立?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抗金英雄岳飞被南宋统治者以什么罪名杀害?三、什么是“绍兴和议”?有什么影响?3一、金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金在哪年灭了北宋?二、南...
第一课时1一、常规训练(10分钟)弟子规2泛爱众对人或事物,要心怀博爱,真诚磊落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zài无论对什么人,都必须关心爱护,因为大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地球上。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德行高的人,名望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不是他外表容貌好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有才能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佩服的,不是他会说大话。34zī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自己有本领,不要自私,要去帮助...
1“”“”不违农时树之以桑,这是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主张;“”谨庠序之教,培养人才,这是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发出的“”呐喊;申之以孝悌之义,家庭和睦,这是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倡的“”伦理。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不就是和谐社会的局面吗?是的,这种局面就是老人能穿衣吃肉,这种和谐就是黎民不饥不寒,朴素的“”道理却包含着仁政的治国之策。孟子,一代亚圣,跨越千年,用“”“”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向人们宣讲着他的...
第8课小狗包弟(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生平经历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他相继获...
语文必修④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第三课时拓展阅读21精品阅读2素材运用3语文必修④人教版精品阅读4语文必修④人教版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如果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丰富的创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归属。然而,在一个人心愈发浮躁功利化的社会,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奢侈品,似乎给...
第二单元1第8课方山子传2学国学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选自《论语颜渊》【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32.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
zhchshr12读一读小红写字zzz,像个2字zzz.小小刺猬ccc,半个圆圈ccc.蚕儿吐丝sss,半个8字sss.3找一找4找一找zh5z加椅子zhzhzh织毛衣zhzhzh6找一找ch7PPT模板:PPT素材:PPT背景:PPT图表:PPT下载:PPT教程:资料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PPT论坛:PPT课件:语文课件:数学课件:英语课件:美术课件:科学课件:物理课件:化学课件:生物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c加椅子chchch吃苹果chchch8找一找sh9s加椅子shshsh...
1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你弃医从文,把麻木的人群唤醒;你以笔代刀,令小丑们无处躲藏。声声祝福,声声呐喊,你正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空仍然鼓舞人心,余音绕梁。若干岁月过去了,你的作品没有化为烟埃,并且无疑将长久不熄,普照文学和思想的殿堂。2温馨晨读篇名句背诵鲁迅名言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②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
语文必修④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第二课时素质提升21课堂互动2合作探究3设计导图4随堂练习3语文必修④人教版课堂互动4语文必修④人教版(一)学习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答: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