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1.会认“清、晴”等12个生字,会写“青、清”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疒”,会写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感受“青”字族汉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3.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掌握汉字中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1.会写“青、清”等7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字族识字的方法。2.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会运用这个规律帮助自己认识更多的字。3...
识字3小青蛙【课前解析】《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关注课文:这是一首儿歌,篇幅短小,节奏感强,压“ing”韵,非常适合学生诵读。朗读时,要注意适当停顿,可借助拍手打节奏,帮助学生读出节奏感。...
识字3小青蛙教学反思(一)优点:1.先学后教,归还学生的主动权,确定主体地位。2.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保护”,引导学生理解韵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3.培养感情朗读韵文时,要注意适当停顿,可借助拍手打节奏,帮助学生读出节奏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不足之处:问题的提出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不可以过高。(二)《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
精彩片段《姓氏歌》精彩片段师: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这本书是什么?生:百家姓。师:这本书里共有单姓、复姓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编为四言韵语。我们每天叫着别人的姓名,我们的姓名也在被别人叫着。试想,如果没有了姓名,生活中的一切不都是乱了套。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姓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姓氏歌》,来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生通过书写课题。师:来一起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这是一首姓氏歌,请大...
教学要求1.会认“姓、氏”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弓、走、钅”。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规范姓氏读法。背诵《姓氏歌》。2.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1.学习本课的7个生字。指导书写“姓、什、么、双”。认识3个新偏旁。2.在游戏、活...
识字2姓氏歌课题姓氏歌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姓”“什”“么”等7个生字,并且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2.正确地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能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和知道的姓氏。5.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一)优点:1.遵循教材的识字要点,多元识字,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既总结了全文,又承接了课后习题。不足之处:我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但是,感觉做的还不够。今后的教学中,应...
创新教案《姓氏歌》创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姓氏,是人根。是祖先魂,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中华姓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这篇课文皆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姓氏,了解姓氏有单姓、复姓,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本教学设计按照“激发兴趣,新课导入——朗读课文,认知姓氏——生生互动,游戏内化——总结课文,延伸拓展——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的形式开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
识字2姓氏歌【课前解析】《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了解单姓和复姓,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介绍自己的姓氏。关注课文:第一节: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中,增添读的趣味性。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
《春夏秋冬》说课稿一、说教材这是一节识字课,主要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图形象的再现,使同学们了解一年当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通过了解这四个季节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到季节变换的美,激发同学们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二、说目标1.会认读本课的八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会写字,认识两个新偏旁。2.能够正确流利地熟读本课的词语。3.使学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精彩片段《春夏秋冬》精彩片段《春夏秋冬》师:孩子们,一年有几个季节?生:四个。师: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好多的水果。生: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在水里游泳。生:我喜欢冬天,冬天下雪以后,可以去堆雪人、打雪仗。师: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生:图上有盛开的桃花。生:我看到了漂亮的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条在摆动。师:你真会想象。春天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
识字1春夏秋冬课题春夏秋冬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本课“春”“风”等7个生字和横折斜钩1个笔画。2.通过朗读,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3.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学习生字。4.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学习词和短语。5.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教学难点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
第一单元【单元导教】本单元由四篇识字课组成,包含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四种识字方法,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本单元要借助各种手段进行识字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认识51个生字,8个偏旁。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等识字。2.会写28个字,2个笔画,注意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写法。3.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
识字教学要求1.会认“霜、吹”等8个生字,会写“春、冬”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阝”,会写笔画“”。2.能主动积累有关四季的词语。3.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重点难点1.识词,认字。2.借助插图和拼音,结合生活场景和整体语境,引导学生将图中事物、词语的读音及意思结合起来,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背诵课文。教学课时两课时。1.认识本课的词语,能正确朗读。学习并积累有关四季的词语。2.学习生字,写好...
识字1春夏秋冬教学反思(一)优点:1.在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2.利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生活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不足之...
第一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一个识字单元。主要由《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4篇识字课组成。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本单元重点: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小青蛙》是字族识字,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
《汉语拼音字母表》教案一、谜语1.“老师不说话,肚子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可以请教它。”打一学习用具。2.对,是字典。(板书:字典)3.谁会查字典?谁教你们查的字典?你能告诉老师什么情况下需要查字典吗?(遇到不认识的字,不会写的字,不明白的字义、词义,还有要给生字组词时都可以查字典。)4.查字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部首查字法,一种是音序查字法。要想掌握音序查字法,必须先学好汉语拼音字母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教学要求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声、有感情地在同学面前讲述故事。2.尝试根据故事情节有序地合作表演故事。重点难点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声、有感情地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2.尝试根据故事情节有序地合作表演故事。教学课时一课时。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声地、有感情地在同学面前讲述故事。2.尝试根据故事情节有序地合作表演故事。教学课件,各角色头饰。一谈话导入,引出故事师:老师这几天经常去吃喜宴,小朋友们去吃过喜宴吗?(吃过)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学反思(一)优点:1.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顺序,很好的完成了交际任务。2.其中听故事环节设计较为精细。先是教师讲一遍,之后按照图片讲,再重点部分分析讲,以提问的方式,讲故事讲扎实。为后面的学生讲故事,演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不足之处及改进:1.缩短老师“讲”的时间,给学生多讲多说的机会。2.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二)本...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课题听故事,讲故事课型口语交际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教学重点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教学难点尝试根据故事情节有顺序地合作表演故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引出故事。师:元旦过去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