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开展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识记—根底梳理]1.城市化的概念(1)定义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①人口的集中②地域的转换③经济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2)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①兴旺国家:城市化伴随工业化...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开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课标考点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位条件和生产条件。2.了解商品谷物农业和概念、地区分布、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二、知识体系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区气候适宜: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地势平坦:以肥沃的冲积平原或沿海为主人均耕地,劳动力资源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人们有食用的爱好小农经营,一般以为单位,每户耕种田地单位面积产量,但商品率机械化和科技水...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班级姓名【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学习重点】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学习难点】〔1〕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2〕提高利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梳理】一.季风区水田农业:1、概况: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洲的季风气候区,农业以为主,作物以为主,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2、特点:①,②,③,...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考点同步解读本节课是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开展?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学生学完农业区位的根底上进行,是第一节课的延续,选择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为第三节课?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提供了学习的范例。本节课主要介绍两种农业地域类型一一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第一局部结合水稻分布图,气候类型图,人口分布和地形分布图,分析自然条件和...
高考达标练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19南昌模拟)以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葡萄和薰衣草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直接显示影响葡萄分布区与薰衣草分布区不同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河流2.薰衣草精油加工工业类型属于()A.劳动力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C.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解析:1.A2.B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薰衣草分布在海拔500~1000m的山地区,而葡萄分布在海...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考点同步解读本节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的第三章“农业地域类型〞第二节“以奋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的编排从本节来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在本章第一节介绍了农业区位因素,并且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中分别举例分析了混合农业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课本中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案例,但该案例对学生来说比拟陌生,因此本节课从...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开展带来的变化制作人:闻春晶时间:2019年8月28日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区位因素。2.交通运输线、点布局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高考考点:1.结合区域图考查交通运输线、点的分布及区位因素。2.以重点工程建设〔如京沪高速铁路开工〕为背...
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课)1复习目标: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3、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特征以及对河流、植被人类活动的影响4、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3按照有关地理界线,我们把中国区域分为四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
第三章农业的地域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石河子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所在地,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东部紧邻昌吉回族自治州,面积457平方千米,人口约59万。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玛纳斯河、宁家河等5条河流,建有大中小型水库11座。棉花、甜菜、瓜果;牛、羊、猪为主。土壤质地良好,以壤土为主,现有耕地311万亩。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2环节...
荷兰的花卉园1美丽的潘帕斯草原2澳大利亚小麦田3美国大农场4地中海地区的葡萄收获5热带种植园6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场7珠三角的基塘8河套平原农业区9广西甘蔗林10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11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三单元第一节12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学习目标: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通过问题探究,学会分析影响...
1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地区?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3.传统工业区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4.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出现的问题及措施?2一、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区位因素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分布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
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三单元第一节1补充: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选择方法(知识应用能力提高)1、主导因素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2例: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④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⑤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⑥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A.①③B.③④C.①⑥D.②⑤C3例子主导因素推论(思维发散)古巴的甘蔗、海南的橡胶新疆的绿洲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江南丘陵...
第二节工业区位(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1.结合实例分析判断工业区位因素。2.掌握各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具体影响。3.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形成和作用;进而说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4.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成本...
第二节工业区位1幻灯片2►探究活动2013年1月28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官方微博“上海商务”发布消息称,苹果将于今年夏季成立上海研发中心。上海市工商局网站证实,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397号、391号、385号的三幢建筑,分别注册了苹果的三家分公司。2从经营范围来看,其中一家涉及采购管理、研发设计服务等。成立上海研发中心,民众普遍认为是苹果再次加码中国。尝试探究:苹果公司决定成立上海研发中心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提示...
本单元知识一览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贸通讯交通地域联系1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什么是农业?农业部门是干什么的?农业生产的对象是什么?区位比较澳大利亚的农业、泰国农业、青藏高原农业的特色三地区农业不同选择的原因分析(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2水稻种植业渔业牧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农业林业3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
地理必修2(中图版)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基互教学栏目链接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基础自主梳理栏目链接1.原材料:对原料的依赖性很高的工业,布局在________________较为合理。2.市场需求:产品不易______________运输或运输费用________________的工业,应该靠近______________布局。3.运输条件:若其他条件相同,则运输条件较好的矿产资源会得到优先开发;现代便捷、多样的运输系统原料产地长途偏高市...
1工业生产什么是工业生产?2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分类:按产品性质分为重工业、轻工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采掘业、加工工业3工业生产流程图4一、主要工业区位因素5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总经理,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6作为一个工厂的决策者,你的目标是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工厂建在什么地方,你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原料指...
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24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布局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知道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重要性。2.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与原则。3.以具体交通工程建设为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交通分布图为载体,考查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发展交通...
主干知识自主排查目录ONTENTSC核心考点分层突破课堂巩固跟踪检测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识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2.理解主要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结合具体农业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等,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条件评...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2在工业联系的类型中,工序上的联系和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均属于物质上的联系,除此以外,还存在着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联系。3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分散原因(1)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2)有些生产企业所需的零部件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2.分散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地域之间的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