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指标。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1)作用及意义: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影响...
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一、选择题1、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B、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D、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发展的作用往往相同2、初婚年龄的大小不能影响()A、出生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D、亲子年龄差距3、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A、早出晚...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和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分别是()A、①国、④国B、②国、③国1C、③国、④国D、①国、③国3、城市人口增长率是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地区城市年平均人口数之比,它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读1980—2010年...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本章归纳整合教材P2读图思考1.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2.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较快的人口增长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发展又有较充足的粮食供应,使人口进一步增加。3.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同时人口基数的增大也是人口增长加快的原因。教材P3活动1.某年人口的增长数=年初的人口数×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故该地第一年增加了200000×2%=400...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3.说出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和区别。4.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重、难点】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3.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知识框架】【自主预习】一、...
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都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可总结如下:类型特点例图判读方法柱状图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1、根据下表,可知北京市()A、环境人口容量为2300万人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C、环境人口容量为3000万人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2、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面图(人/平方千米),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面指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B、气候适宜C、军事部署D、工业发达二、综合题3、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这说明了(...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2.了解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人口迁移的方向。3.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几个阶段和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的方向。4.理解并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重难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阅读教材P11~P13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广东成为外贸大省、经济大省,更成为流动人口省。外来工为广东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广东也为外来工提供了就业机会。据测算,近十年,在粤打工者8000万,带回家乡的收入达2000多亿元。“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现在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年级组别高一地理组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学会读图并绘制简单的地理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阅读各类地理统计图过程与方法独立能够或合作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等资料等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绘制比较复杂的地理统计图表用图为转换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
第十四讲人口的变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人口增长模式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数量与环境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2.(1)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2)总结不同模式中,三项指标的特点如下表所示类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Ⅰ原始型高高低Ⅱ...
1.2人口的空间变化一、单选题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1-2题。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2.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及原因,分析其人口问题及政策。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类型及其转变的原因。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阅读方法。【重、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及原因,分析其人口问题及政策;3....
第1章人口的变化章末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014年底,印度人口大约有12.48亿,预计到2030年达到15.3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完成1~2题。1.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无法确定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
1.1人口的数量变化一、单选题下表示意世界某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四个阶段均符合诺特斯特人口发展模式特征。据此完成下列1-2题。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甲3.8%3.2%0.6%乙3.8%2.4%1.4%丙2.9%1.7%1.2%丁1.3%1.0%0.3%1.该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甲、乙、丁、丙D.乙、甲、丁、丙2.与丙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A.肯尼亚B.印度C.美国D.德国3.图中数码代表四个国家的...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程标准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重点)3.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难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环境承载力阅读教材P17~P19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又称环境人口容量)。...
1.1人口增长模式题目1.1人口增长模式第1,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2)学会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3)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学习疑问学习建议【相关知识点回顾】世界人口数量中国人口数量【知识转接】结合地图册,找出各大洲的位置,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大洲人口数量及原因【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人口增长1.历程:在人口增长图中,人口增...
1.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单选题读某城市2016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1-2题。1.该城市2016年的人口容量为A.351万B.105.6万C.97.3万D.85.4万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A.土地资源B.市政C.教育D.劳动就业读下图,完成下列3-4题。3.图中a、b分别表示A.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B.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a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D.a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4.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
1.4地域文化与人口题目1.4地域文化与人口第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对婚姻、家庭、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影响,学会分析不同地区人口观念差异的原因。理解文化进步对婚姻、家庭观念等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不同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的差异。学习疑问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知识转接】【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文化和地域文化1.文化:人类在①______________过程中所创造的②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