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一获取洁净的水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了解化学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从现实水的污染、水资源浪费导入。新课教学:[板书]一、天然水的净化[演示实验]在一杯浑浊的黄河水中撒入一药匙明矾粉末,观察现象。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投影]KAl(SO...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共2课时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及发展方向。据此完成1~4题。1.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是()A.煤种齐全,以褐煤为主B.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C.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D.分布范围广,全省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2.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措施有()①扩大煤炭开...
获取洁净的水(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污水处理的技术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等。2.了解污水处理的化学原理。3.了解中和法和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4.了解海水淡化的技术,了解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的原理。【重点难点】1.污水处理的化学原理。2.中和法和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课前预习【情景材料】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水资源日趋紧张。同时,由于工...
第2课时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将绿色化学应用于化工生产中B.综合利用化石燃料C.选择合适的、“低碳”的出行方式D.以可降解餐具代替耐用型餐具2.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了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第4章第2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它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烧5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控制:①氮氧化物的排放②酸雨的形成③臭氧层空洞扩大④温室效应⑤白色污染()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②⑤【解析】减少了原煤的燃烧,就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加剧...
第二单元课题1获取洁净的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天然淡水获取洁净水的常用方法—混凝法和化学软化法2.了解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加热法、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3.知道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学会简单、常用的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硬水软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2.通过硬水软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除去杂质时选择试剂和确定加入试剂顺序的一般思路。情...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与海水资源()1、海带提碘实验中,不会用到的装置是()A.B.C.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利用潮汐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赤潮主要是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海水域的富营养化D.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化钠,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制备氯气()3、北京奥运会水立方游泳池中的水主要是通过砂滤、臭氧和活性炭来净化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砂滤是利...
3.1.1区域的基本含义题目3.1.1区域的基本含义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区域的主要特征。2.说明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3.利用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城市空间结构布局。2、农业区位分析。3、工业区位分析。【知识转接】1、中国行政区的划分。2、中国东北、华北、东南、西南、青藏、西北、中部地区的划分。3、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划分...
第四章综合练习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液化和气化是物理变化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乙烯和乙醇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工业上获得苯主要通过石油的分馏2.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C.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氯碱工业...
3.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题目3.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主要发展特点。2.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城市化进程。2、城市空间结构。【知识转接】1、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
3.3.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题目3.3.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2.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阐明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地球表面与③____________有关④________的空间信息系统。2.功能:除了一般的⑤________、⑥________...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二课时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污染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对的监测、__________的治理、寻找从源头上治理...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与海水资源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体会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2、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例,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3、知道金属冶炼的原理,了解金属冶炼的方法以及步骤,会根据金属活动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冶炼方法,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4、了解铝热反应及其应用。新知预习1、除了等极少数金属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外,绝大多数金属元...
3.3.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题目3.3.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主要工作原理。2.能举例说明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全球定位系统1.概念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①____________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2.组成GPS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系统三部分组...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苏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发生加成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煤就是碳,属于单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得到的产物是纯净物B.石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汽油C.石油裂化主要是得到乙烯等气态烃D.石油分馏能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3.(烟台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环...
第4章第2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很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是无限的C.化石燃料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所需时间也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的非可再生能源【答案】D【点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2.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目的要求了解绍石油的分馏及其产品和用途,了解石油的裂化和裂解。了解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了解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教学过程一、石油和天然气1.石油的炼制和石油化工(1)认识石油形成: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元素组成:C、H、S等物质组成:烷烃、环烷、芳香烃等,从所含成分的状态看,大部分是液态烃,在液态烃里溶有气态烃和固体烃。物理性质:黑褐色的粘稠状物质,有...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二课时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绿色食品”是指()A.添加了绿色色素的食品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C.原料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的食品D.原料生产及加工过程中都没有污染的食品2.绿色化学的目标是()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C.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3.按照绿色化学原则,下列反应符合最理想原子经济性的是()A.乙烯与氧气...
3.1.3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题目3.1.3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及区域发展差异。2.阐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秦岭—淮河分界线的意义。【知识转接】1、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背景。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的背景。【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线:①一线。...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共2课时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如何正确对待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