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利的有效保护中药专利的有效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中药处张伟波E-mail:zhangweibo@sipo.gov.cn电话:62093734中药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中药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化入世后药品领域的技术竞争规则发生变化–新药行政保护转变为专利保护入世后中药企业的竞争对手发生变化药品管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药品管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度加强第八十三条在中国已获得专利保护或行政保护的药品,未经该药品专利权...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目录一、概述二、撰写格式和内容(一)主要研究结果总结1.研发背景2.主要药效学试验13.一般药理学试验4.急性毒性试验5.长期毒性试验6.过敏性、溶血性、局部刺激性和依赖性试验7.致突变试验8.生殖毒性试验9.致癌试验10.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二)分析与评价1.有效性分析及评价2.安全性分析及评价23.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及评价4.药理毒...
中药药效研究技术规范若干问题的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系孙建宁教授中药新药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侯选样品-------药效学---------侯选药物毒性研究一、药效学研究的基本目的(一)通过药效学研究确定有效性是否有效、作用的强弱、优缺点和特色,确定有无开发前景。重视前期药效的筛选,力求得到较准确的药效评价。设法找出主要药效学的特点、有效作用剂量范围(量效关系)、有效作用时间长短(时效关系)。...
07-4-8中药药动1药科学院朱亮liangz99@126.com中药药物动力学07-4-8中药药动21、中药制剂的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主要是哪些?2、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3、中药药动学研究在中药新药研发中有哪些应用?4、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化学)的特点?思考题:07-4-8中药药动3中药药物动力学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中药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的一门...
第三节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经提取浓缩后,得到的仍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物,需选用适当的方法将其中所含各种成分逐一分开,并把所得单体加以精制纯化,这一过程称为分离。一、两相溶剂萃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简称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不相混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的方法。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时,一种物质溶解在相互接触但不混溶的两相溶剂中,溶解平衡后,两溶剂中溶质浓度的比...
中药煎煮方法宜忌中药煎煮方法宜忌福田人民医院中医科福田人民医院中医科彭思菡彭思菡中药煎煮方法宜忌中药煎煮方法宜忌•《医学源流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中药煎煮方法宜忌中药煎煮方法宜忌•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的方剂,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药液做成汤剂后,才能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决定作用。煎药的容器煎药的...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免费咨询热线:4006501888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辅导精华——方书典籍■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葛洪著。■备急千金要方---对后世妇婴专科有很大影响,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孙思邈著,与《千金要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合称《千金方》。■外台秘要---综合性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宋代王怀隐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典,宋代官府颁行。■普济方---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
中药制剂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的应用及发展展望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中药制剂研究室侯世祥一.中药制剂研发过程与特点二.新技术、新工艺在中药制剂提取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三.新技术、新工艺在中药制剂纯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四.药用辅料在中药制剂处方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一.中药制剂研发过程与特点(一)研发过程医疗实践中医理论天然物质天然药物实验筛选炮制处理提取浸出物中药材(单、复方)有效部位纯化有效...
以下内容转载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解酒中药偏方酒可入药,《黄帝内经》早有记载。少量饮之,能通经络,活血脉,解疲乏,对身体有益;多饮则会“酒醉”、“中酒毒”,现代医学称为酒精中毒,对身体十分有害。中医学浩瀚的药海中,能治疗酒精中毒的方药不胜枚举。今将常用药物中,具有解酒毒作用的部分中药简介如下:葛花别名葛条花,系葛藤的花,始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凉味甘,入脾、胃经,能解酒止渴。治酒醉,烦渴,...
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中药化学——2010年中药学初级师考试大纲(卫生资格考试:014)第一单元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要点:1.中药化学的概念2.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第二单元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细目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要点:1.溶剂提取法1-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1-2常用溶剂的选择1-3常用提取方法1-4常用提取方法的特点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范围3.升华...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是指将原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适宜剂型的过程,应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处方组成及剂型特点,结合提取、纯化等工艺,以达到药物“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和“生产、运输、贮藏、携带、使用方便”的要求。二、基本内容1、剂型选择依据1.1临床需要及用药对象1.2药物性质及处方剂量1.3药物的安全性2、需要注意的问题2.1重视药物制剂处...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陈大为(移动电话:13904040844电子邮箱:cdw2002yd@sina.com)我国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现代研究的进展及其思考主要讨论的内容主要讨论的内容一.传统中药制剂特点与发展趋势二.现代中药制剂研究目标及其方法三.中药制剂的前处理工艺与技术四.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与技术五.中药剂型改革与新剂型研究六.中药研发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目前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面临的新形势现代中药制剂相对于传统中药制剂,是指...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姜荆芥防风藁本羌(羌活)细辛白芷鹅(不食草)葱(白)香(薷)胡荽柽柳辛夷苍(耳子)2发散风热药薄荷蝉蜕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与葛根浮萍木贼淡豆豉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鸭跖草熊胆竹叶淡竹叶,栀子(天)花粉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寒水石,莲心密蒙(花)谷精草2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及黄柏,龙胆苦参椿皮白(鲜皮)3清热解毒药解毒连翘金银花,山豆根与...
中药辅料和制剂创新的专利保护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部中药处张伟波2006-3上海专利保护实现的环节申请审查无效侵权判定实现有效专利保护对专利申请的要求•首先要通过审查•不会被无效•尽可能包括各种可能的侵权情况专利的保护范围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实际范围可获得专利保护范围现有技术保护合理的范围•正确评价发明作出的贡献–尽可能删减技术特征,更加客观评价发明的贡献•充分检索现有技术,与现有技术剥离开–不要隐...
CDESFDA1中药药理毒理中药药理毒理研究与评价思路研究与评价思路药品审评中心药品审评中心朱家谷朱家谷CDESFDA2药理毒理药理毒理药学药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医学CDESFDA3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相关要求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相关要求中药非临床有效性研究与评价思路中药非临床有效性研究与评价思路中药、天然药物非临床中药、天然药物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思研究与评价思路路结语结语主要内容CDESF...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免费咨询热线:4006501888执业药师中药药剂——中药丸剂的质量要求《中国药典》一部附录中的“制剂通则”项下规定了中药丸剂的质量要求,主要有:1、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大蜜丸和小蜜丸尤应细腻、软硬适中。2、水分:取供试品依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大蜜丸、小蜜丸、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15.0%;水蜜丸、浓缩水蜜丸不得超过12.0%;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不得超过9.0%...
中药提取基础知识讲义总论;中药提取的概念.提:提炼,把中药材中的成分提炼出来。取:精取,把提炼出来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有效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和生理活性的单体物质。无效成分:是指与有效成分共存的其他化学成分。第一章:中草药化学成分一.糖类糖类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多视为无效成分。(但有的可直接供药用:蜂蜜、饴糖、葡萄糖等。)分类:单糖类,低聚糖,多糖类。(一)单糖类: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未,味...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目的:检定制剂的真实性。方法:1.显微鉴别法2.理化鉴别法1)一般化学反应法2)升华法3)荧光法4)光谱法5)色谱法第一节中成药的显微鉴别一、制片方法1.散剂、胶囊剂取粉末,直接加水或水合氯醛透化装片。2.片剂用刀片直接从药片断面刮取少量粉末或研碎后取少量样品透化装片。3.水丸、锭剂研成粉末后取少量直接透化装片。4.蜜丸取蜜丸切碎,加水搅拌,洗涤后,置离心管中离心分离沉淀。如此反复处...
中药儿童止咳药市场研究报告数字医药网www.szyy.com.cn010-65682598656835581儿童止咳药市场概况.................................................................................................................101.1儿童止咳药发病情况分析...............................................................................................101.2儿童止咳药消费者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