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1课时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发展的区位条件。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3.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课时的学习重点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学习要求:①在预习时,复习初中地理与“珠三角”有关的知识,如位置、范围、气候、地形、水源、工农业、交通、城市分布等知识,...
第2课时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掌握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1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我国东北农业”,老师可参考以下教学方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案例探究法:①通过对教材图2-20及“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等阅读材料的分析,师生互动,探究沙尘暴的成因,进一步了解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②“我国东北农业”是本节教材的补充内容,可按《主题2》的内...
课时1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第四单元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1学习目标运用地理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会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2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内容索引课堂训练3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4(一)自然环境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2.基本特征:、沃野千里。3.自然条件外侧:_____中间:和山地丘陵内侧:____(1)地貌格局呈半环状...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1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2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二、鲁尔区的衰退内容索引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课堂训练专项提能7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3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4区...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认识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内涵。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实例或时事分析、评价人类社会遵循这些原则的行为和措施。3.了解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的发展过程,了解世界和我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战略和措施,认识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长远目标。2一、理解...
第二章整合与评价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措施。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课标要求]1.了解SO2的物理性质。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和用途。3.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及危害。4.了解SO2的回收处理方法。11.SO2是酸性氧化物;亚硫酸属于二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强,具有还原性。2.SO2的漂白原理属于化合反应,具有可逆性,加热后可恢复原来的颜色。3.SO2常表现还原性,能被O2、氯水、溴水、碘水、HNO3、H2O2、KMnO4等氧化。如:SO2+H2O2===H2...
1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荒漠化的含义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荒漠化的成因。3.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因素的分析,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是“荒漠化的成因”。学习要求: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图2-1,自主完成《主题1》的问题;②在地图上找出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并结合教材图2-2,明确我国荒漠化的分布;③...
微专题26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含选修)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1①气候干旱②气候异常③过度樵采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破坏植被⑥围湖造田⑦建立保护区⑧植被破坏知识体系填充答案:2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研读设问明知考向当堂巩固限时自测3一基础知识基本原理4一、环境问题1.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环境问题具体表现成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喷洒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农药固体废弃物污染生...
1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1课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地理背景和原因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2.理解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在学习本课时时,首先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明确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三个方面,其中环境可持续是区域可...
第4章4.2.1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能够根据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3.会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2内容索引Ⅰ自主预习梳理Ⅱ重点知识探究Ⅲ当堂达标检测3自主预习梳理Ⅰ4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1.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只有重力做功时...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2.通过阅读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及工业结构的变化等,理解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2一、工业化和城市化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内容索引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课堂训练专项提能8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2.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一、经济发展快1.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地理区位广东省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自然条件广阔,热量丰富,丰沛,河流纵横交错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华侨众多,政策优惠东南平原降水22.经济发展的成就(1)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
第4章习题课机械能守恒定律1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判定.2.能灵活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方式.3.在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会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4.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区别.2内容索引Ⅰ重点知识探究Ⅱ当堂达标检测3重点知识探究Ⅰ4一、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1)做功条件分析法:若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其他力均不做功,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课时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生产地区专门化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学习目标1.结合图表,分析美国农业的生产条件。2.分析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内容索引课堂训练3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41.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自主预习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气候本土大部属、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宜于栽培农作物地形本土中部平原地势_________有利于...
第二章整合与评价1.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的措施。2.学会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地理条件、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了解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某一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4.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5.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微专题一区域环境...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1课时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衰退1.结合鲁尔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其工业兴起的区位条件。2.结合鲁尔区的工业结构和时代背景分析鲁尔区出现衰落的原因。1本课时是以鲁尔区为例,研究工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鲁尔区作为资源型地区发展的典型代表,其工业发展道路和成功的转型经验对世界其他传统工业区具有借鉴意义。结合鲁尔区的兴起—衰落—振兴的工业发展之路,本课时主要是从鲁尔区工...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1课时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状况。2.理解湿地的作用。1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是“湿地的概念及其重要价值”。学习要求: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图2-7,自主完成《主题1》的问题;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运用合作交流、探讨的方式完成《主题2》的问题。2湿地的概念及其重要价值。3湿地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专题4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1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的检验方法。4.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42内容索引新知导学——新知探究点点落实达标检测——当堂检测巩固反馈3新知导学4(1)按图所示装置,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瓶内液体呈色...
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1课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过程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推动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了解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习本课时的内容,应首先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然后结合《主题1》分析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材表2-5-1中的数据分析江苏省工业化的特征,培养数据分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