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田纳西河流域及其治理开发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学习目标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2.分析田纳西河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内容。2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二、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内容索引课堂训练3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41.流域概况: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田纳西河是其支流——______河上...
第十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1一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考纲要求>>>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2Contents22考点突破FENLEIJIEDU分类解读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33地理图表ZHUANXIANGTINENG专项提能44主观大题ZENGFENZHIDAO增分指导33地理图表ZHUANXIANGTINENG专项提能44主观大题ZENGFENZHIDAO增分指导55课时跟踪检测55课时跟踪检测311思维流程YIXIANGUANT...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七讲1课时跟踪检测研细高考——这是解题之“样板”No.2No.1No.1研透案例——这是区域之“典范”2NO.1研透案例——这是区域之“典范”3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煤炭与鲁尔区41.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因素特点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位置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
第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考点二栏目导航课后限时集训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对应学生用书第199页)[识记—基础梳理]1.自然环境(1)范围:A、B吉林、C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基本特征:、沃野千里。(3)自然条件①地貌格局呈状外侧:中间:和山地丘陵内侧:②温带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南北热量差异较大:三...
单元整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网络构建2知识点回顾1.说出三种人地关系理论,并分别举例。2.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3.描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
第2课时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1.初步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2.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保护措施。3.通过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讨论,培养保护湿地的环保意识。1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是“湿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习要求:按照以上探究线索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学会通过分析教材阅读材料“萎缩的洞庭湖”“洞庭湖‘变大’了”等,完成以上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主题1》和《主题2》...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化学11(NH4)2SO4NH4NO3NH4HCO3NH4ClCO(NH2)2常见氮肥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NH3+HNO3=NH4NO3CO2+2NH3CO(NH2)2+H2O一定条件都来源于NH32氨的工业制法N2+3H22NH3催化剂高温、高压科学家哈伯简介弗里茨哈泊:德国化学家,出生于一个犹太富商家中。1900年获得博士学位。1908年7月首次合成氨气,1909年7月建成每小时生产90克氨气的实验装置,19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氨气的合成一方面使氮肥大...
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专题4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1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和应用。2.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3.能依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内容索引新知导学——新知探究点点落实达标检测——当堂检测巩固反馈3新知导学41.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4molL-1的稀硝酸和15molL-1的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1)实验现象:反应开...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五讲第考纲要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1Contents22考点突破FENLEIJIEDU分类解读33课时跟踪检测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211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3[概念是什么]1.工业化(1)概念:通常指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占主导地位向以占主导地位的转变。(2)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的三个指标:①...
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考纲要求>>>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Contents22考点突破FENLEIJIEDU分类解读33课时跟踪检测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211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3[在哪里]4[有什么]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2.资源丰富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离法国东北部的较近河流众多,水源丰富3.水陆交通便利有四通八达的网等天然河流和人工...
第三课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课标要求]1.了解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硫单质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1.硫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如下:2.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原理(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2)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相同价态硫元素的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2硫的存在与硫单质的性质1.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1)存在形式:...
一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考纲要求>>>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Contents22考点突破FENLEIJIEDU分类解读33课时跟踪检测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211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3[区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1.东北地区概况(1)图中山脉:①,②,③长白山;平原:A,B松嫩平原,C。(2)东北地区地表的显著特征是、沃野千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山环水绕42....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学习目标1.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说明水土流失的危害。2.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2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二、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内容索引课堂训练专项提能4我国土地荒漠化...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布局特点1.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分析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结合教材,从人口、工业、科技等方面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13.依据资料,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并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其布局特点。2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案例,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先回顾必修2中农...
适考素能特训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1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21.该固定沙丘()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读图,空间分布上看,...
课时2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的危害。2.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可行性措施。3.掌握其他土地退化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2一、荒漠化的危害二、荒漠化的防治内容索引课堂训练专项提能6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的判读3一、荒漠化的危害41.危害范围大荒漠化是的灾难,涉及范围广。2.危害程度深(1)经济危害: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
高考二轮复习4.1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差异4.1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差异1考情分析区域地理空间定位及地理图表的判读是地理学习的最基本技能。从考查内容看,区域地理空间定位、等值线图及各种统计图表的判读是每年必定涉及的,特别是等值线和各种统计图表是必考内容。从考查形式看,往往是结合区域经纬图、区域等值线图、各种统计图表考查地理要素的形成、发展及环境问题等。既有单独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又有结合地理要素的综合判断;...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二讲第考纲要求>>>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1Contents22考点突破FENLEIJIEDU分类解读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33地理图表ZHUANXIANGTINENG专项提能44主观大题ZENGFENZHIDAO增分指导33地理图表ZHUANXIANGTINENG专项提能44主观大题ZENGFENZHIDAO增分指导55课时跟踪检测55课时跟踪检测211思维流程YIXIANGUANTONG一线贯通3[开发条件是什么]1.图中甲河是,乙河为...
第2课时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1.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等案例的分析,理解荒漠化的危害。2.通过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国家政策的了解,扩散思维,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可行性措施。1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是“荒漠化的防治”。学习要求: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图2-6,总结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方针及采取的对策。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完成教材相关“活动”;②联系上节课所学内容,构建整节的知识体系。21.荒漠化的危...
1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1.不同历史阶段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特点。2.三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3一、地理环境决定论1.产生背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的影响也很大。2.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特征、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3.历史局限片面夸大了对人类的影响。民族地理环境文化发展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