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诗才,一身傲骨千古诗才,一心忧国1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诗歌,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
1杜甫(字子美)234567891011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一、教学分析:1.单元目标:(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2)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课文中精彩的语句。(3)学习古人论事说理和叙述技巧,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2.学情分析:(1)学生之前学习过《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忧国忧民心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门泊东吴万里船江南春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发生春夜喜雨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野径云俱黑江船火...
文档大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教案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宏大的诗人生前肯定是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凄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简洁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临时完毕了辗转飘落的流浪生活,终究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