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四选修部分专题1220世纪的战争平[考纲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
专题8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考点一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经济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
板块二近代世界与中国专题5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代政治的痛苦转型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1.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①前提:“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②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③发展:18世纪中期,逐步确立责任制内阁。内阁名实际...
板块三现代世界与中国专题9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国政治外交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②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布雷顿森林体系(2)表现国家领域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
板块一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2古代中国的重大经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1.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1)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2)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3)明清时期作物种植形成多熟制,培育...
专题10中国现代重大思想理论中外科技文化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考点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1.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发展《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2.邓小平理论(1)酝酿: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小平支持下,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真...
板块一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思化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1.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和受到重用。(4)思想文化上:私学出现,形成一些思想流派。2.百家主张反映的不同要求(1)儒家思想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
专题11历史上重大改眸[考纲要求](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一、商鞅变法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三、王安石变法四、俄国农奴制改革五、明治维新六、戊戌变法考向四高考命题演练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1.背景(1)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主题1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中板块二板块综合提升一、时空观念1.利用时间带方式掌握专题主干知识——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结局2.用特定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史事概括和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
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板块一板块综合提升热考点1国家治理能力[针对训练1]观察右图图片主要说明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热考点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训练2]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
板块一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1.夏商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王朝。(2)分封制①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②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③内容: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④作用:周王室和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的地...
第2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社会生活变迁1考情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2考情备考分析考题角度备考分析考题角度备考分析(1)2017全国Ⅱ卷,41:从矿业政策考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2016全国Ⅱ卷,31:“一五”计划(3)2016海南卷,24:新中国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4)2015全国Ⅰ卷,31:“一五”计划(工业化)(5)2015海南卷,24:“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6)2014全国Ⅰ卷,31:...
主题1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中一、时空观念1.运用时间带方式描述和掌握史事——世界经济由无序趋向有序的历程(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2)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3)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4)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体系化、制度化。(5)20世纪...
主题3大题高分的最佳方法——“具体问板块一板块综合提升一、25分综合大题导练[典题示例1](2018全国课标文综Ⅰ卷,41)阅读材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宣讲的《上谕十六条》...
第2讲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巴黎公社1考情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2考情备考分析考题角度备考分析考题角度备考分析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2016全国Ⅲ卷,35:1958年法国政治体制的变化(2)2013海南卷,28: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及与美国相比的不同(3)2012海南卷,13:法国政体的变化1.高频考点:(1)法国政体的演变。(2)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影响。2.备考策略:(1)法...
板块四选修部分专题13中外历史人物[考纲要求]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2)詹天佑;(3)李四光(5)爱因斯坦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
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板块二板块综合提升热考点1大航海时代[针对训练1]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丝—银”对流。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A.中国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西方开始了殖民扩张D.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中外交流√热考点2共建生态文明[针对训练2]1842年,英...
板块一板块综合提升主题1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中一、时空观念——利用时间带形式认识分封宗法制的演变历程[运用1]“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这一变化反映A.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C.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D.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二、唯物史观——运用...
板块二近代世界与中国专题7近代西方的思想、科技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时空定位栏目索引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向命题研析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核心考点突破排查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1.文艺复兴(14~16世纪)(1)背景①政治上: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②经济上: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人们开始追求③文化上: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
板块二板块综合提升主题3大题高分的最佳方法——“具体问一、25分综合大题导练[典题示例1](2018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41)阅读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