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
课前热身:★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名言、诗句和故事:1鲁迅先生名言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时间就是生命。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3《《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
9阿长与《山海经》2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
阿长与《山海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关键词,理解阿长形象。2.运用联想,寻找怀念真情。教学时间:15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也有过交织着甜蜜与苦涩的童年。今天,我们从阿长与《山海经》这篇回忆性散文中,阅读“小”鲁迅的童真表达,体会“大鲁迅的温情回忆。二、抓关键词,走近阿长1.范读最后两段,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这三个...
10阿长与山海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阿长与》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阿长与》一文是部编版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所追忆的阿长不是一个文化人,可以说是一个粗人,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地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特别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情节,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是读懂阿长的关键。而这种赞美...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2.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理解阿长的形象特点。3.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阿长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阿长的情感。2.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三、教学方法1.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第三单元10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教学详案第三单元10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详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和关键语句的含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理解文中带有感彩的词语,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领会作者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和关键语句的含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择典...
鲁迅知多少?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熟知作品:篇目出处文体《风筝》《野草》散文诗《《从百草园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散文散文《《朝花夕朝花夕拾拾》》《《少年闰少年闰土土》》《《呐喊呐喊》》小说小说《《社社戏戏》》小说小说《《呐呐喊喊》》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
初二语文教案范文:阿长与〈山海经〉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