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课堂实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教材本身、图书报刊、网上浏览、走访专家)自主地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举措。笔者导学《过秦论》一文时,做了下面的尝试:疏通字词、理解文义之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小结。师: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首先看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生:...
1今朝有心苦勤奋,明朝一举步青云。《过秦论》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3、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二、知识链接: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提倡的仁政思想。2、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句式的特点。3、背诵课文3、4、5段。过程与方法: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指导学生反复读,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2、学习作者把对历...
过秦论贾谊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秦王嬴政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最终在农民起义的火光中灰飞烟灭了。秦始皇的万世帝业梦也同兵马俑一样成了他的陪葬品。走近作者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贾谊之像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
《过秦论》复习及训练一、作者简介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二、主旨思想本文旨在论说秦速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用大量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层层铺设,层层推进,至末段发表议论,分析成败的原因。文章以史实为论据总...
过秦论贾谊1走近作者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贾谊之像2[1]贾生:指贾谊;宣室,未央宫的正殿。贾谊在汉文帝时担任朝官还很年轻,因一些建议触犯权臣,被放逐。文帝在宣室祭神后接见了他,问鬼神的本源,贾谊说得头头是道。[2]才调:指才气、才能。[3]“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矛头直指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的封建统治者,有讽有慨,寓慨于讽,并发...
过秦论贾谊读准字音春秋形势解读贾谊写作背景全文思路结构内容一段词语二三段词语二三段合作讨论四五段分析课内练习1题目解析•1、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史论的特点有三:1.以史为依据2.借古讽今3.文体属于议论文2贾谊(前200...
过秦论贾谊读准字音春秋形势解读贾谊写作背景全文思路结构内容一段词语二、三段词语二、三段合作讨论四、五段分析课堂练习1正字正音合从缔交(zòng)赢粮而景(yǐng)从(cóng)因利乘便(chéng)万乘之势(shèng)宁越(nìng)乐毅(yuè)翟景(zhái)墨翟(dí)召滑(shào)蒙恬(tián)逡巡(qūnxún)鉏耰棘矜(yōuqín)铦铩(xiānshā)度德量力返2春秋形势1、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战乱纷争。(争地以战,杀...
11-1《过秦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重回历史现场感悟传统文化11《过秦论》教学设计本课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课时安排第4课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秦朝的昙花一现,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残酷,也揭示了稳固江山的根本准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回秦王朝的那些年。【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任务活动一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任务活动二通读文本,明确字词...
1《过秦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走进作者,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分组交流,梳理探究文中的文言字词和常见的文言句式,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梳理文意,积累文言基础;3、梳理文章结构,说出文章的论证过程或思路以及对比、事实论证等手法;4、学习文中借古讽今的手法,说出文中的内涵,结合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借古讽今在文言文或者古诗中的运用。5、结...
过秦论贾谊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秦王嬴政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最终在农民起义的火光中灰飞烟灭了。秦始皇的万世帝业梦也同兵马俑一样成了他的陪葬品。走近作者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贾谊之像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
名师面对面GUANGZHOUBOYAN过过秦论秦论贾谊贾谊过:动词,指出过失名师面对面GUANGZHOUBOYAN•““过秦”,即“言秦之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论断事理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实是“戒...
1过秦论贾谊2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字词正音解题整体把握难句译注文章结构写作特色文言知识目录3导入新课毛泽东曾两次写诗歌颂贾谊。他一生两次写诗歌颂的历史人物,仅贾谊一人而已。一首是《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另一首是《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
1《过秦论》文言现象、句式整理2一、古今异义1、因河为池古:黄河;今:泛指河流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今:认为4、铸以为金人十二古:把做成今:认为3二、通假字1、合从缔交(通:“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2、孝公既没(通:“殁”,死)4•3、约从离衡•(通“横”)•4、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起)•5、赢粮...
1贾谊贾谊过秦论2我国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魅力的基石就是能精当地使用材料,很好地为中心服务。诚如杜牧主张的“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这也是我们写作必须掌握的技能。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文学问点【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2、制其弊(“弊”通“敝”,困乏,疲乏)3、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4、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5、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6、百有余年(“有”通“又”)7、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8、始皇既没(“没”通“殁”,死)【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1、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2、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3、有席...
《过秦论》文言文学问点在平日的学习中,看到学问点,都是先保藏再说吧!学问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常常出题的地方。哪些学问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过秦论》文言文学问点,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过秦论》文言文学问点1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结实,特指地势险要,城郭结实,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结实,坚韧,形容词〕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通“横”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亡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通“纵”4、威振四海通“震”,震惊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6、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通“又”?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从散约败古,在这种状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