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鉴赏”的相关文档,共506条
  • 诗歌鉴赏经典题10套

    诗歌鉴赏经典题10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月②。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磧西经过此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別之意。B.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

    2024-06-12120.94 KB0
  • 诗歌鉴赏答题公式

    诗歌鉴赏答题公式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角度设问示例答题步骤答题范式考题直击答案解析修辞手法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

    2024-06-120209.5 KB0
  • 初中语文13种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13种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

    2024-06-10029.73 KB0
  • 初中语文考试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分类

    初中语文考试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分类

    一、思想情感归纳思想内容示例忧国伤时(忧国诗)1.反映社会的黑暗、离乱的痛苦杜甫《石壕吏》、白居易《望月有感》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王磐《朝天子咏喇叭》3.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观刈麦》4.山河沦丧的痛苦,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文天祥《过零丁洋》、杜甫《登楼》《春望》、夏完淳《别云间》、李煜《相见欢》、陈与义《登岳阳楼》建功报国(边塞诗)1.建功立业的渴望...

    2024-05-29027.04 KB0
  • 初中语文资料: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初中语文资料: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今宵...

    2024-05-29029.01 KB0
  •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常考描写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常考描写技巧总结

    烘托与对比1.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1)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

    2024-05-29029.17 KB0
  •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满分模板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满分模板

    诗歌鉴赏常考六大题型1.分析形象1.提问格式: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

    2024-05-23038.17 KB0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今宵...

    2024-05-23028.05 KB0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

    01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2024-05-12018.39 KB0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三种套路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三种套路

    01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2024-05-12018.99 KB0
  • 初中语文13种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初中语文13种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

    2024-05-12024.87 KB0
  • 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

    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

    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2分)6.(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7.(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019年四川凉山州六、诗歌鉴赏(共6分)21.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24-05-080103.5 KB0
  •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分类(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

    2024-05-08014.53 KB0
  •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01答题基本方略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02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1.抒情言志的方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

    2024-05-08016.12 KB0
  • 初中语文考试诗歌鉴赏题高分关键

    初中语文考试诗歌鉴赏题高分关键

    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02关注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

    2024-05-08013.57 KB0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套路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套路

    套路一:了解背景古诗语言精练,篇幅短小。诗人一般不可能交待写诗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就必须向老师、家长或书本求教,为理解诗意、进入意境扫清障碍。如学习《梅花》一诗,如果了解了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复杂心情的表白,那么你对诗中梅花凌寒独自怒放的意境就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套路二:理解词句要进入诗的意境,必须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古诗的意境,往往是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

    2024-05-08013.74 KB0
  • 六年级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解释[共7页]

    六年级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解释[共7页]

    六年级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解释诗词鉴赏:《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①___,___②___代着名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③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④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的生命力___⑤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⑥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⑦______的精神。【答案】①板桥??②清??③咬住??④坚韧??⑤顽强??⑥磨难很多??⑦坚定顽强【解析】这首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

    2024-05-0801.25 MB0
  • 高中美术教案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第四课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

    2024-05-080180 KB0
  • 高考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4-05-08014.41 MB0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共93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共93页]

    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民生疾苦诗、思妇闺情诗、人生感慨诗、哲理诗及其他。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

    2024-05-0701.84 M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