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闭毒物发生源,应合理采用局部排风设施就地排出毒物,防止毒物的逸出和扩散。2、在生产规模较大或有剧毒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应设置供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的排气系统。3、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源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毒性大的与毒性小的隔开;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
(1)氢氧化钠(烧碱)的中毒、泄露处理及急救措施(a)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片碱、苛性钠(香港亦称“哥士的”),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为1390℃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于水、乙醇以及甘油...
ICS07.140CCSC06SF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行业标准SF/T0180—2024代替SF/ZJD0107019—2018法医毒物有机质谱定性分析通则Organicmassspectrometryidentificationgeneralrulesinforensictoxicology2024-12-30发布2025-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发布www.bzfxw.comwww.bzfxw.comSF/T0180—2024I目次前言.................................................................................II1范围..............................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这些毒物的来源和存在形态各异,对工人的健康和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现代工业生产环境中,生产性毒物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解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及其存在形态,对于了解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评价毒物的毒作用、选择空气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以及制订相应的防护策略等均具有重要...
如何预防有毒物质的危害化学物质中毒的发生必须具备某些条件:生产环境中存在某种有毒化学物质,而且,这种化学物质要达到可导致人中毒的浓度或数量,生产者必须接触一定的时间且吸收了达到或超过中毒量的有毒物质。所以,职业中毒的发生实际上是有毒物质、生产环境及劳动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切断三者之间的联系,职业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在预防毒物中毒危害时,应按照源头消除毒物、降低毒物浓度、加强个人防护...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与治理一、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主要于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有时也可能来自加热分解的产物,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160~170℃时可分解产生氯化氢。毒物形态: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1)气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无定形气体,如氯、溴、氨、一氧化碳和甲烷等。(2)蒸气固体升华、液体蒸发...
《微量物证与毒物检查》课程考察练习题库一、选择题(每题1分)1.下列哪一性质不属于微量物证的特点?()A.在现场出现的几率大B.容易受到污染C.难以发现和提取D.容易被犯罪分子销毁2.下列哪类物证不属于微量物证范畴?()A.冰毒B.油漆碎片C.粉尘D.纸张3.在采用现场微量物证的同时,还要注意采用()。A.比对样品B.空白样品C.嫌疑物品D.检材样品4.现场勘查时寻找和发现微量物证的重点部位有()。A.犯罪分子出入现场的出入口和...
化学毒物的分类及其危害一、毒物的概念但凡量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能引起机体临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者,称为毒物。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并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二、生产性毒物的分类〔一〕按存在形态,生产性毒物的分类如下:固态。例如,氰化钠、对硝基氯苯。液态。例如,苯、汽油。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硫化氢等。蒸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