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典故”的相关文档,共33条
  • 伯乐相马的典故[共1页][共1页]

    伯乐相马的典故[共1页][共1页]

    伯乐相马典故伯乐相马原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伯乐相马翻译:有个要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能帮帮忙,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

    2024-04-270218.5 KB0
  • 关于孔子的典故[共6页]

    关于孔子的典故[共6页]

    孔子学琴众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请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

    2024-04-26051 KB0
  • 高中古诗词中的常用典故大全[共28页]

    高中古诗词中的常用典故大全[共28页]

    高中古诗词中的常用典故大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做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理解不到位,就会造成答题失分,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典故的意义,帮你提高古诗词答题成绩,赶紧收藏吧!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

    2024-04-14073.5 KB0
  • 历史成语典故知识竞赛历史教学情境创设探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历史成语典故知识竞赛历史教学情境创设探索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历史成语典故知识竞赛——历史教学情境创设摸索南阳市宛城区新店二中张廷波第1页第1页设计阐明学生在学习了中国古代史以后,已经学习和积累了一定数量成语典故,但学生对成语起源和历史典故理解得并不透彻,本节课旨在通过搜集整理成语典故和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学生学会查阅工具书和搜集历史资料办法,丰富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深化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理解,灵活利用于语言表示和日常生活中,培养有...

    2024-04-110454.43 KB0
  • 历史典故的成语[共7页]

    历史典故的成语[共7页]

    历史典故的成语:投笔从戎(班超)背水一战(韩信)马革裹尸(马援)负荆请罪(廉颇)老当益壮(马援)破釜沉舟(项羽)萧规曹随(萧何)指鹿为马(赵高)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如鱼得水(刘备)仍照着实行。图穷匕见(荆柯)鞠躬尽瘁(诸葛亮)才高八斗(谢灵运)煮豆燃萁(曹植)千金买骨(郭隗)刮目相看(吕蒙)惊弓之鸟(更羸)七步成诗(曹植)一字千金(吕不韦)过其实(马谡)退避三舍(重耳)一身是胆(赵云)完壁归...

    2024-04-080818.5 KB0
  • 成语典故文言文[共23页]

    成语典故文言文[共23页]

    (一)孟母戒子(《韩诗外传》)[选文]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矣。[注释](1)[诵]背诵。少(sh4o):小时候。③辍(chu^)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中止。④諠(xu1n):因为分心而遗忘。⑤裂其织:割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⑥戒:警告。⑦自是:从此。...

    2024-04-0801.74 MB0
  • 常见典故[共19页]

    常见典故[共19页]

    常见典故常见典故1、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

    2024-04-080351 KB0
  • 中国历史典故[共9页]

    中国历史典故[共9页]

    中国历史典故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ī)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因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

    2024-04-07054 KB0
  • 中医典故[共6页]

    中医典故[共6页]

    【中医典故】杏林春暖三国时期,尤为德高望重的老医生董奉,专门为穷苦人看病,却不收任何报酬。病人痊愈后,登门道谢,董奉就叫他们在附近种植杏树。病重的人身体完全养好以后,种植5课杏树;病轻的人只要种植一颗杏树,董奉用这个方法作为纪念,在他周围渐渐地杏树成林。不出十年,杏树结了果实。董奉把收获的杏子全部都换成粮食,用来救济穷苦的人民。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

    2024-04-070220.5 KB0
  • 100个历史典故[共19页]

    100个历史典故[共19页]

    读史明志,此文收录了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存下来,慢慢看。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

    2024-04-0703.69 MB0
  • 高考语文典故大全(共7页)

    高考语文典故大全(共7页)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

    2024-04-030109.68 KB0
  • 闻鸡起舞的典故,成语闻鸡起舞的故事

    闻鸡起舞的典故,成语闻鸡起舞的故事

    闻鸡起舞的典故,成语闻鸡起舞的故事闻鸡起舞的典故出处《晋书祖逖传》。闻鸡起舞的故事闻鸡起舞的典故释义闻:听到;舞:舞剑。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祖逖和刘琨是晋代著名的两个将领。24岁那年,祖逖担任司州主簿,主管文书簿籍。刘琨是汉朝宗室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是一个很有志向的青年。他们志同道合,都希望为国家出力,干一番事业。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

    2024-04-02016.5 KB0
  • 王勃《滕王阁序》中地24个典故

    王勃《滕王阁序》中地24个典故

    1、“徐孺下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由于他是人,而蕃是人,是通过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构造均匀、节奏整齐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本篇下文还有“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意”是“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2、“睢园绿竹,气凌泽之樽”西汉梁孝王武,邦的子,文帝的儿子,...

    2024-03-29017.35 KB0
确认删除?
关注送VIP
  • 抖音扫码 私发账号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