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微生物”的相关文档,共359条
  • (18)--5.4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18)--5.4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措施•杀灭法•抑制法•除菌法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措施•杀灭法灭菌: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消毒:指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有害微生物的措施,消毒对处理对象基本无害。•抑制法•除菌法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措施•杀灭法:包括灭菌和消毒。•抑制法防腐:利用某理化因素完全抑制物品上霉腐微生物生长繁...

    2024-05-2203.74 MB0
  • (17)--5.3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7)--5.3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营养物质•温度•氧气•pH•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原因:1.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2.细胞膜的流动性;3.物质的溶解度。生长温度三基点•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微生物生长温度类型分类标准:最适生长温度生长温度类型:•低温型微生物(又可分为嗜冷和兼性嗜冷微生物)•中温型微生物...

    2024-05-2201.53 MB0
  • (16)--5.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16)--5.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分批培养:指将少量纯种微生物接种到含有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的密闭反应器内,在适宜的温度、通气等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方式。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单细胞的细菌或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单细胞的细菌或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单细胞的细菌或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单细胞的细菌或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单细胞的细菌或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典型生长曲线丝状真菌或放线菌的生长...

    2024-05-2201.88 MB0
  • (15)--6.2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15)--6.2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生命科学学院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目录CONTENS03PH值02氧气01温度一、温度从微生物界整体来看,微生物一般可以在-10~100℃范围内生长。但就具体的某种微生物来讲,它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高生长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温度生长温度三基点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上限,在此条件下,微生物仅有微弱的生长,一旦温度超过此限,将停止其生长并导致死亡。微生物生长速率最...

    2024-05-2202.24 MB0
  • (15)--5.1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15)--5.1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在微生物学中提到的“生长”,一般均指群体生长微生物生长测定的方法计细胞数量法测生长量法测生理指标法微生物生长测定的方法计细胞数量法:就是计算样品中微生物的个体数目,该法只适宜于单细胞状态的细菌或酵母菌,对于放线菌和霉菌等丝状微生物则只能计算其孢子,此类方法主要包括显微直接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比浊法等。测生长量法测生理指标法微生物生长测定的方法...

    2024-05-2204.63 MB0
  • (14)--6.1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14)--6.1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生命科学学院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growthcurve)。定义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单细胞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培养时间/hlg细胞数/个•mL-1ⅠⅡⅢⅣ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一)延滞期(lagphase)指少量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新鲜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没有...

    2024-05-2201.55 MB0
  • (14)--4.4微生物的培养基

    (14)--4.4微生物的培养基

    微生物的培养基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定义指应科研或生产的需求,由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营养基质。一、选用或设计培养基的方法•生态模拟•借鉴文献•精心设计•试验比较二、培养基的类型常见的培养基的分类依据1.培养基的组分2.培养基的物理状态3.培养基的用途1.按培养基的组分来分类•天然培养基•合成(组合)培养基•半合成(半组合)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指用动、植物或微生物包括其提取物...

    2024-05-2201.45 MB0
  • (12)--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2)--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营养类型是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不同而划分的。营养类型分类标准营养类型分类标准营养类型能源光能营养型生长因子需求野生型化能营养型营养缺陷型氢供体无机营养型取食方式渗透营养型有机营养型吞噬营养型碳源自养型取死/活有机物腐生异养型寄生合成氨基酸能力氨基酸自养型所需营养物浓度贫养型氨基酸异养型富养型表5.2.1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分类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1.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2.光能有机营养...

    2024-05-2202.88 MB0
  • (12)--4.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2)--4.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营养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营养要素——碳源初始能量来源——能源微生物依据所需碳源来分类•异养型微生物:需要以复杂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自养型微生物:能以简单的无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对于目前我们人类所知的微生物而言,大多数属于异养型,少数属于自养型。微生物依据初始能源来分类•光能营养型微生物:依靠光能而生存的微生物。•化能营养型微生物:依靠化合物氧化释放的能量...

    2024-05-2221.46 MB0
  • (11)--5.1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11)--5.1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在营养要素水平上,微生物所需营养可分为六大类,即:1.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微生物细胞含碳量约占干重的50%,故除水分外,碳源是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物,又称大量营养物(macronutrients)1)定义②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源。1.碳源2)功能①构成微生物自身细胞的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组分;对于一切异养微生物来说,其碳源同时有兼作能源,因此,这种碳源又称作双功能营养...

    2024-05-2202.81 MB0
  • (11)--4.1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11)--4.1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导入在自然界中,微生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要素才能生存下去。1、水需求量最大的营养要素。游离水:溶解营养成分和代谢物、液态反应介质、维持渗透压等。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所必需的。2、碳源需求量仅次于水。提供C+能量速效碳源迟效碳源注意:速效与迟效碳源对微生物的代谢有影响!迟效碳源:利于次级代谢物(如抗生素、激素)的发酵生产。速效碳源:利于菌体繁殖和初级代谢物(如乳酸、柠檬酸等)的发酵生产。3、氮源需求...

    2024-05-2201.14 MB0
  • (5)--2.1真核微生物概述

    (5)--2.1真核微生物概述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真核微生物的特征: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真核微生物真菌纤维藻类原生动物霉菌酵母菌覃菌(蘑菇)丝状真菌单细胞真菌大型真菌真核微生物的构造第三节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霉菌酵母菌覃菌(蘑菇)丝状真菌单细胞真菌大型真菌真核微生物的种类约占微生物总数的95%以上...

    2024-05-2202.16 MB0
  • (3.26)--[12.3]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设计思路2

    (3.26)--[12.3]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设计思路2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选择性培养基抑杂长主马丁氏培养基:•葡萄糖10g,蛋白陈5g,KH2PO41g,MgSO47H2O0.5g,0.1%孟加拉红溶液3.3mL,琼脂16g,蒸馏水1000m•自然pH,2%去氧胆酸钠溶液20m1(预先灭菌,临用前加入),链霉素溶液(10000U/mL)3.3mL(临用前加入)Ashby氏无氮培养基:•甘露醇10g,KH2PO40.2g,MgSO47H2O0.2g,NaCl0.2g,CaSO42H2O0.1g,CaCO35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pH7.2~7.4筛选培养基视觉分辨麦芽...

    2024-05-220335.92 KB0
  • (3.25)--[12.2]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设计思路1

    (3.25)--[12.2]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设计思路1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设计实验建构主义实验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菌株,并进行鉴定。•土壤、空气、水样本环境•单菌落、纯培养物分离菌株•门、纲、目、科、属、种鉴定组织实施1.学生以4-5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通过前期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2.学生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器材;3.由学生自主组织并实施实验方案;4.分析实验结果,由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做出评价。设计思路常规流程...

    2024-05-220406.08 KB0
  • (3.10)--[5.1]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实验原理

    (3.10)--[5.1]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实验原理

    实验五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原理;2.掌握常用的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分离纯化技术是微生物学中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通常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以通过挑取单一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本次实验采取平板划线法完成。三、实验器材•...

    2024-05-220124.42 KB0
  • (3)--1.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1.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微生物与人类健康1)人类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鼠疫(鼠疫杆菌Yersiniapestis)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1日联合发布最新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新增艾滋病感染者430万,目前全球感染人数已达3690万人。世界上每隔8秒钟就有1人感染艾滋病,全球每天有1.1万人感染艾滋病,与此同时,每天有...

    2024-05-2203.23 MB0
  • (3)--1.1原核微生物概述

    (3)--1.1原核微生物概述

    原核微生物微生物分类微生物古生菌(Archaea)细菌(Bacteria)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非细胞型(病毒)细胞型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Eukarya)•细菌又称真细菌(Eubacteria),包括普通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原核微生物概述古生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真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后者关系更近,而其细胞构造却与真细菌较为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分类•细菌...

    2024-05-220128.13 KB0
  • (2.23)--标准化微生物培养基研究进展

    (2.23)--标准化微生物培养基研究进展

    1996年23(3)微生物学通报标准化微生物培养基研究进展吴清平陈素云阀绍辉丘万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州51070)70年代以来,微生物学技术方法已从传统技术方法的改进、完善和应用范围的扩展,逐步在微量、简易监测系统的兴起、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到微生物的自动化快速诊检技术开始走向实际应用阶段[,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冠以“分子”二字的学科或技术多不胜举,从而也相继出现微生物分子、亚分子诊断试剂。...

    2024-05-220263.29 KB0
  • (2.19)--微生物防霉菌剂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2.19)--微生物防霉菌剂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微生物防霉菌剂开发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霉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概述了霉菌的危害以及预防和减少霉菌危害的理化和生物方法.综述了近年国内外预防和减少霉菌污染的技术进展,以及一些已开发应用的防霉产品.关键词:霉菌污染;霉菌毒素;防霉;微生物菌剂中图分类号:Q939.9文献标志码:ATheProgressofApplicationonControlFungibyMicrobialAgentZOUJin-qun,WANGMing-zi,CHENBi-lian(CollegeofLifeSciences,FujianNormalUniversity,E...

    2024-05-220299.63 KB0
  • (2.18)--微生物教学实验中菌株革兰氏染色反应快速判定

    (2.18)--微生物教学实验中菌株革兰氏染色反应快速判定

    微生物教学实验中菌株革兰氏染色反应快速判定摘要:依据荧光标记的凝集素能够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中的N-乙酰葡糖胺结合,却无法透过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膜与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中的N-乙酰葡糖胺结合的特点,提出快速判定菌株革兰氏染色反应的荧光法。针对供试的27株菌,该法革兰氏染色反应判定的准确率高达98.76%,且不受菌龄影响。设置阳性对照抑制实验,有利于提高判定准确率。与常规革兰氏染色法相...

    2024-05-220280.71 KB0
确认删除?
关注送VIP
  • 抖音扫码 私发账号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