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光的折射【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光的折射现象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呈现形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
电阻【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电阻及其单位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3.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4.连接滑动变阻器到电路,改变电流。【呈现形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接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考试时会把影响电阻大小因素与实验设计、作图等联系起来,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知识结构】一、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二、电阻的单位及...
电磁联系、原子、分子【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2.电荷的检验。3.磁体的基本性质,包含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4.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5.磁感线和地磁场。6.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一些基本性质。7.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8.电磁铁的工作原理9.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图1图2欧姆定律【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的考点有:1.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其所揭示的物理意义。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的变形和应用。3.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4.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5.欧姆定律实验的电路图的设计,实物图的连接,实验所得数据的分析。【呈现形式】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可以在各种题型中出现,例如运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进行电学量的计算;进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电路...
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压强【考点聚焦】1.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3.知道连通器的原理。4.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知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呈现形式】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中考考查中的小综合试题可能会与这部分知识有关,例如压强和浮力的小综合,压强与简单机械之间的小综合...
简单机械【考点聚焦】1.理解力臂的概念。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4.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选择、作图、实验和计算题型出现。例如画出力臂则以作图题的形式出现,组装滑轮组则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知识结构】一、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1.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一般用字母O表示该点。(...
电功和电功率【考点聚焦】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2.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3.理解电功率的概念4.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5.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呈现形式】本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有电功、电能和焦耳定律1.电功与电能的关系、电功的计算:相关的主要考点有电功的计算,而电功计算最常见的是与电流的定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能表及电功率、焦耳定律联系起来,并结合其它能量...
图1家庭电路、生活用电【考点聚焦】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2.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3.知道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4.知道安全用电常识和安全电压【呈现形式】本部分知识与之相关的考点有:火线和零线及测电笔的使用,家庭电路的正确连接,家庭电路常见故障的判断分析,白炽灯的安装与功率的计算问题,过载和短路的概念,熔丝的特点与选择,家庭用电的计算,电能表的读数和作用,人体的安全电压值,触...
光的反射【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光的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呈现形式】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知识结构】一、光的产生: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
力和运动【考点聚焦】1.知道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2.理解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理解二力平衡条件。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呈现形式】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应用联系密切,是中考重要的考查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题题型出现,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可能会以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例如作出某物体合力的图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
聚焦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2019年会暨首届教学观摩大赛启事各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成员单位及各级各类学校、小学语文教师:2019年下半年,一到六年级将全部使用统编新教材,这对于许多中高年级的教师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针对统编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编排体系,阅读单元与习作单元的特殊安排,大量传统文化内容的出现,不少旧教材的现身,语文要素如何在单元整体中落实等等,都是需要...
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五)聚焦实验题考法——力与运动1明高考析题型1.(2017全国Ⅰ卷T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2明高考析题型(1)由图(b)可知...
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九)聚焦计算题考法——能量与动量观点1明高考析题型1.(2017全国Ⅰ卷T24)一质量为8.00×104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m处以7.50×103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七)聚焦选择题考法——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1明高考析题型1.[多选](2015全国Ⅱ卷T21)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2gh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
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二)聚焦选择题考法——力与直线运动1明高考析题型1.[多选](2016全国Ⅰ卷T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2明高考析题型解析:由题图知,甲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甲=10m/...
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六)聚焦选择题考法——功和功率、动能定理1明高考析题型1.(2017全国Ⅲ卷T16)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13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A.19mglB.16mglC.13mglD.12mgl2明高考析题型解析:QM段绳的质量为m′=23m,未拉起时,QM段绳的重心在QM中点处,与M点距离为13l,绳的下端Q拉到M点时,QM段...
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四)聚焦计算题考法——动力学观点1明高考析题型1.(2015全国Ⅰ卷T24)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
12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一)聚焦选择题考法——力与物体平衡3明高考析题型1.(2017全国Ⅱ卷T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2-3B.36C.33D.324明高考析题型解析:当拉力水平时,物块做匀速运动,则F=μmg,当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时,物块也刚好做匀速运动,则Fcos60°=μ...
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十)聚焦实验题考法——能量与动量1明高考析题型1.(2016全国Ⅰ卷T2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30Hz和40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2明高考析题型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题给条件进行推算。(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
明高考析题型高考研究(三)聚焦选择题考法——力与曲线运动1明高考析题型1.(2015全国Ⅱ卷T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