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9地壳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代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质岩④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岩石圈物质循...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2)理解地壳运动时造成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多种地理图表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2)把分析归纳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与表达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存真的科学态度(2)建立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辩证统一,共...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一、地质作用1.概念:引起地壳及其外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2.分类: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类型能量来源表现形式【思考】〖04年全国文综卷Ⅲ〗右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以下要求:(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12分)【析】部颁答案为: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假设...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岩石中,按成因属于同一类的是〔〕A.花岗岩、玄武岩、砾岩B.砾岩、板岩、页岩C.砾岩、石灰岩、页岩D.大理岩、板岩、玄武岩2.雨花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多见于河流的沉积物中.以其色彩斑斓、纹理奇妙、玉质天章、小巧玲珑著称于世,其石质多以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玛瑙为主〔如图1〕.图2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答复下题.〔1〕形成雨花石的地质作用是〔...
高考一轮地壳运动规律同步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已经被确认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据此完成1~2题。1.以下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A.贵州B.广东C.吉林D.西藏2.以下构造示意图(如以下图,该地地势北高南低)中最易形成巨大天坑的是()A.aB.bC.dD.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复活岛是位于咸海内最大的湖心岛,50年来,岛屿面积不断增大,并逐渐与陆地相连,以下图是两幅咸海的卫星图片,据图答复1-2题。1.复活岛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A.地壳上升B.湖泊萎缩C.泥沙淤积D.围湖造田2.符合图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是〔〕A.昼夜温差变小B.湖水盐度下降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壤盐碱化减轻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3-4题。3...
高考一轮复习水体运动与地壳运动专题训练〔图A为某河段平面图,图B为图A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C示意图A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1~2题。1.图A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B的是A.甲B.乙C.丙D.丁2.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A.1月B.4月C.6月D.10月答案:1.B2.B读北1月某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虚线为一锋面系统,读图,答复3-4题。3.与乙地相比,甲地A.气压高,降水多B.气压低,降水多C.气压高,降...
高考一轮复习地壳运动规律同步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以下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1~2题。1.底部岩石按成因属()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高考一轮地壳运动同步检测崮,是一种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高度在10米至100米之间。山东枣庄市抱犊崮是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数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述说着远古的繁盛。寒武纪华北地区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据此完成1~2题。1.构成抱犊崮的岩石属于()A.石灰岩B.页岩C.花岗岩D.大理岩【解析】由材料可知,抱犊崮地质公园有“丰富的地质岩层...
适用学科地理适用年级高三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主干考点1.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理解其地理意义。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3.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近三年考情2019全国新课标I卷7-9题2019全国新课标II卷11题2019年天津卷3题2019全国新课标I卷6-8题2019全国新课标III卷6题分析预测近年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考查的重点是地表形态变化、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环境间的关联;高考试卷所占分值区间:4分~8分。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外表形态专题突破训练一、选择题下表为江苏三大名石的相关资料,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读后完成1~2题。雨花石昆石太湖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的网络状白色石英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1.对照图1和图2,有关“江苏三大名石〞成因...
高考一轮复习地壳物质循环专题训练河南省的碴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读“碴岈山‘石猴’景观图〞(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右图),答复1~2题。1.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①岩浆活动②变质作用③地壳运动④固结成岩⑤风化、侵蚀作用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1、B2、A【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形成“石猴〞的岩石是花岗岩。读右图,①是...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考试大纲预测考向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以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或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2.依托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等材料考查褶皱山、断块山或火山,结合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特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貌成因及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地质、地形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地形、河流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
13地壳的构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地壳的构成教学目标1、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2、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岩石的基本特征。3、能描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成因。4、能举例说出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5、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岩石的性质,并能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对岩石进行分类。难点:...
创造性研究课教学设计(说课教案)课题第四章第七节地壳的演化史说课教师林楠说教材(包括创思点)(一)本节教材的地位:本节是对全章的总结,它与前面所学的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海陆变迁、岩浆活动、沉积岩特征的关系密切,学生在学习前面知识之后具有怎样的综合利用能力、创新能力,在本节均能得到反馈。(二)本节教材的特点:由于学生对地层、化石缺乏感性认识加上学生对化石形成过程不做说明,教材基本上是各种事件与结论的堆砌...
专题升级训练四地壳物质循环与地壳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2上海高考)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1.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震使海底抬升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2012广东珠海高考考前检测)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第3~4题。3....
高考二轮复习2.4地壳的运动与地表形态2.4地壳的运动与地表形态1考情分析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数是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多是描述地貌特征和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应多结合一些现实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2018年高考考查方向预测:1.考查内容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2.以热点事...
专题整合突破第一部分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1•命题解读2•命题解读•1.从近年高考看,考查内容上,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2.“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是研究地质作用的基础。以示意图的方式考查循环规律、过程原理是重要命题方向。•3.“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构造类型、成因及实践意义,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是重要考点,结合工...
地壳的组成——岩石不管是地壳中的陆壳还是洋壳,均由固态的岩石构成。岩石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集合而成的固态集合体。地壳中的岩石沉积岩沉积岩是指地表原有的岩石(如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本身)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最终成岩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沉积岩通过它独特的结构和构造来识别。如何鉴别某种岩石是否属于沉积岩呢?沉积岩的结构主要有四大类指由碎屑物和胶结物组成的结构...
地壳的组成——矿物地壳中的元素构成了地壳中哪些矿物?矿物是由一定元素组成的天然化合物,一般是结晶体。二、地壳中的矿物矿物矿物必须是天然产出的物体,与人工制备的晶体相区别。矿物正常情况是固体,但有人把液态的自然汞也列为矿物。矿物绝大多数是内部原子或离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晶体。非晶体的很少,如蛋白石,玛瑙等。地壳中常见的一些矿物。主要是由氧和硅元素构成,多呈长柱状,具有油脂光泽,硬度为7(刀划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