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818讲讲本课线索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魏晋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宋代到明清文人意趣(文人画)民间风情(世俗画)起源发展繁荣一、质朴与浪漫-----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绘画起源战国楚墓帛画,绢本(一)新石器时代的绘画:(1)地位: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2)材质:地面、岩壁、陶器上(3)特点:自然、生动、粗犷、浪漫(4)题材:原始集体生活岩画《黑山岩画狩猎图》北方岩画大都是刻制的,作品风格具有粗犷、简...
汉字与书法第17讲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一、文字的发展历程1.起源:2.成熟:金文籀文刻画符号甲骨文4.统一:小篆隶书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
第第1616讲讲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天文天文学学数学数学学学医学医学四大发四大发明明1122334455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造纸术造纸术纸出现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器、竹木简、缣帛。(太笨重或太贵,很难推广)甲骨竹简缣帛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
第15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明朝,番禺秀才吴二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吴老爷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就这样,吴二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参加考试了。在湖南,他们发现路边许多农民在乞讨,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路过当地一栋豪宅时迎面走来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大喊:“钱三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三强行霸占,现在已...
朱张渡口朱熹、张轼的雕塑必修(III)第14讲宋明理学一、背景:三教合一龙门石窟白马寺一、背景:三教合一道家神仙一、背景:三教合一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春秋:战国:秦:汉:产生发展遭受打击成为正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13讲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黄”:黄帝的学说“老”:老子的学说治身(养身)治国+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它强调“无为而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汉兴,接秦...
第12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一、孟子、荀子和儒家1、孟子主要思想:(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民贵君轻(2)人性本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3)“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影响: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2、“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学会分析说明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1、两条线索:(1)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2)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孔子与老子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政治: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经济:农耕经济的发达;思想实质:纷乱变革时代的处世哲学;孔子子姓;...
第10讲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与前代相比:发展与西方相比:迟滞—世界视野中的古代经济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了解:近代前夜发展与迟滞基本史实;概括:资本主义萌芽基本特点缓慢原因;比较:近代前夜东西方差距;阐释:近代前夜迟滞的原因,实质;目标:知识和能力要求: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①引进新品种;①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第9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1、原始商业:(1)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产生的条件:(3)形式:物物交换①剩余产品的出现②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2、夏商周时期的商业(1)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贝币①出现了许多以私人资本经商的大商人②私商突破官府的限制,成为自由商人③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④金属铸币大量出现3、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特点4、隋唐时期的...
第8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冶炼纺织陶瓷冶铜冶铁丝织业棉织业制陶业制瓷业这副《群神宴》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画家的作品,在此作品中,神手上拿着一些物品(看《群神宴》局部图),这些物品是什么?中国明代的青花瓷1、农业的补充与从属2、历史悠久技术领先3、多种经营形式并存4、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探究: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三大三大三大生产部门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经营形态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
第7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7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秦汉时期)1、传统的经济重心以及形成原因2、江南地区情况3、龙门碣石以北的经济状况4、秦汉时期经济特点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原因:2、过程:3、影响:第一次南迁第二次南迁第三次南迁两晋自然灾害、战乱安史之乱两宋靖康之乱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风俗文化的交融三、中国古代...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废井田,开阡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第6讲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废井田,开阡陌(一)远古时期:中国土地制度变化一:土地公有制——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二)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土地国有实质:土地属于国君(王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田里不鬻。——《礼记王制》井田制下,诸侯如何向国君纳税?按土地的分配纳税按亩纳税(三)春...
第第55讲讲精耕细作的农业精耕细作的农业“凡耕之本,在于趋时,活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汉代农学著作《氾(fán:姓)胜之书》阅读上段文字,理解其含义?阅读理解上述文字反映了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规律。总结出农业要及时耕种,改良土壤,重视肥料等。这些反映了农业的“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
第4讲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课标要求:指出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以及皇权不断加强的主要史实,明白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思考:《削藩策》以及“推恩令”的措施有什么相同之处?郡国并行制汉高祖作用: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3)汉武帝:羽翼丰满、王国问题削藩汉景帝七国之乱都是为了削弱诸侯的力量,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武力平叛汉景帝1、设置刺史→监察地方2、实行推...
第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链接(中国古代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一、夏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约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国家夏建立•夏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1、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2、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如最高统...
1.(2020新课标III)图6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答案】A【解析】后印象派绘画作品重视写意,强调变形和夸张,大多线条粗狂,色彩明快,强烈抒发个性,揭示主观世界,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故选择A项;现实主义美术以准确观察为基础,追求色彩和形状的逼真,强化直观印象的作用,这显然与《第一步》不符,...
1.(2020浙江卷)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年份成就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92年“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11年“天宫一号”发...
1.(2020江苏卷)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该封面内容()A.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B.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C.明确反映出党的中心任务D.为国共合作营造舆论氛围【答案】B【解析】《劳动音》创刊于“1920年11月7日”,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锤子、铁镐、齿轮代表工人阶级,禾苗、...
1.(2020浙江卷)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B【解析】根据“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