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1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1.背景(1)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2)各省代表通过《》,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诞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孙中山22.目的(1)巩固新生的政权。(2)限制,保护革命胜利果实。3.颁布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由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3[深化认知]革命派对袁世凯专权有所防范的同时也反映了革命派对宪...
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强化中央集权清的边疆政策清末改革明清阅读第一目,并思考:①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这一举动产生怎样的影响?②明成祖为什么要设立内阁?这是一个怎样的机构?③你能说出丞相与内阁阁臣的不同之外吗?④你能区别明朝内阁制和西方的内阁制吗?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内容、影响设立内阁制:...
1一、“火山口”上的“君权神授”1.背景(1)15、16世纪,英国王权扩大,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成长。(2)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力图获得更大的权力,这就使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新贵族王权与议会22.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1)詹姆士一世时期:①政治上:宣扬“”,强调君权来自上帝,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国王只对上帝负责。②经济上:推行商品专卖制度,强行向人民借贷。③宗教上: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明太祖朱元璋罢除丞相职位,使直接隶属于皇帝,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2.设立: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六部明成祖13.特点(1)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2)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4.评价(1)使进一步加强。(2)受太监牵制,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职...
1一、“万王之王”1.教皇鼓吹教权至上(1)教皇尼古拉一世最早提出反对干预教会事务。(2)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认为其权力直接来自,教皇不仅是教会最高首领,其他方面的地位也应超过世俗国王或皇帝。(3)教皇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极点,自称是“万王之王,”。(4)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了“”,正式规定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万主之主世俗权力上帝一圣通谕22.神学家诠释教权至上(1)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被称为“”。(2...
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1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2[课程标准]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定法律的准备阶段。3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1.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与发展。(1)“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思想和三权分立等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广泛传播。(2)北美殖民地启蒙思想家的激励。①富兰克林:反对奴隶制,主张黑人和印第安人应享有与...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标导航1.课程标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2.学习要点(1)掌握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主权在民”等重要概念。(2)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结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分析三个重要文献之间的渊源关系。(3)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权在民”原则。(4)理解《中华民国临...
单元整合1知识建构2综合归纳一二一、相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来说,美国独立战争的目标更加明确,革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由和法治的意识更强烈、能力更强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美国独立战争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晚了一个多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更高。2.到北美来的英国移民主要是生活贫困的农民和受迫害的清教徒,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自由和财富的愿望。3.由于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交通和通信不便,北美各级地方政府享有不同...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1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2目标导航1.课程标准了解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等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2.学习要点(1)了解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学说产生的背景,熟记其代表作品及学说的内容。(2)分析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王权专制与资产阶级、新贵族斗争的情况,理解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理论提出的必然性,牢记詹姆...
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1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课程标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3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颁布的背景(1)武昌起义成功,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2)《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通过,对后来制定法规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4)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于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2....
1一、民主派的纲领——《大抗议书》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议会的召开和解散(1)为筹集军费,查理一世于1640年4月召开议会,反对派议员拒不讨论问题,查理一世解散议会。(2)社会各阶层都主张召开新的议会。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之下,查理一世再次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征税23.《大抗议书》(1)背景:长期议会同国王展开了争夺国家的斗争,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通过了《大抗议书》。(2)内容:①揭露了无议会期...
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1目标导航1.课程标准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2.学习要点(1)了解革命爆发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及封建专制统治的表现,分析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2)分析《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基本思想。(3)理解《人权宣言》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2一二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1)路易十四统治...
单元整合1知识建构2综合归纳一二一、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经济:14~16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兴起。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但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的精神枷锁束缚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2)政治:16~17世纪,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欧洲爆发了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迫切需要民主思想为其政治服务。(3)思想:14~16世纪...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1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2[课程标准]了解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等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3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思想1.产生背景(1)基督教会是中世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教权高于王权。(2)13世纪以来,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世俗社会的力量不断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42.主要目的维护教会...
1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1.对君主专制的反思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对君主专制大加批判,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朦胧的渴望。2.黄宗羲(1)思想主张:①尖锐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②提出了“有治法而”的主张,国家应首先重“”。以天下为主法治后有治人2(2)意义:在当时的中国,黄宗羲表达了一种思想。3.顾炎武(1)思想主张:①大力抨击君主专制,批判“家天下”的天下观。②用“国”和“天下...
1一、拿破仑上台1.背景(1)举世瞩目的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革命意识深入人心。(2)“热月政变”后上台的,内不能安邦,外不能御敌,使法国人民大失所望。法国急需一把“利剑”。2.上台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督政府雾月政变2[深化认知]拿破仑上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①必然性:督政府的软弱,外敌的进攻,大资产阶级需要强权人物巩固自身利益,拿破仑本人具有军事才能和威望。②偶然性:...
1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1.历史背景(1)16世纪80年代初,独立后的荷兰迅速发展。(2)荷兰仍然面临着来自强权的外部威胁,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2.主要著作《》。资本主义西班牙神学政治论23.思想内容(1)对《圣经》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批驳了的各种神秘的说教。(2)明确提出了天赋人权的理论。天赋人权就是自然权利,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们所签订的一种。4.历史影响(1)天赋人权理论后经霍布斯与洛克发扬光大,最后由...
1一、动荡中的法国1.路易十八的统治(1)复辟王朝所建立的政体是一种君权极为强大的_____,实行两院制议会制度。(2)选民资格和下议院议员的被选举资格的规定十分苛刻,_________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使绝大多数法国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权利之外。君主立宪制封建贵族22.白色恐怖以国王的弟弟伯爵为首的极端保皇派大搞白色恐怖。3.黑色恐怖(1)1820年,极端保皇派再次实行极端反动的政策。(2)天主教势力也大肆猖獗起来,重新夺...
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1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2目标导航1.课程标准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阶段。2.学习要点(1)了解《独立宣言》颁布的背景,归纳独立战争前民主思想在北美的传播情况,分析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必然性。(2)结合《独立宣言》的内容,分析《独立宣言》所体现的民主精神。(3)分析《独立宣言》的进步性及其发表的重大历史意义。3一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