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1199—2021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Monitoringmethodfor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ofshort-wavebroadcastingtransmittingstation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2021-10-29发布2022-01-01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HJ1199—2021i目次前言........................................................................................................
1一、短波信道和超短波信道的特性(一)短波和超短波传播的形式(二)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三)改进无线传输质量的主要措施21.最高可用频率(MUF)2.传输模式3.多经传播4.衰落5.相位起伏(多普勒频移)6.静区7.昼夜间信号差别(二)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3(二)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4.衰落短波在电离层传播过程中,由于多径传播等原因,使接收端的信号出现叠加(干涉),接收信号的强度出现忽大忽小的随...
3.3随参信道及其传输特性随参信道是指信道传输特性随时间随机快速变化的信道。常见的随参信道有陆地移动信道、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超短波流星余迹散射信道、超短波及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超短波电离层散射以及超短波超视距绕射等信道。我们首先介绍两种典型的随参信道。3.3.1陆地移动信道陆地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主要在VHF和UHF频段,电波传播特点是以直射波为主。但是,由于城市建筑群和其他地形地物的影响,电波在传播过程...
15.2短波单边带通信技术第五章短波通信系统5.1现代短波通信概述5.4短波跳频通信技术5.3短波自适应选频技术25.1现代短波通信概述5.1.1短波通信的起源5.1.2无线信道5.1.3短波通信信道传输特性5.1.4短波通信的特点35.1.1短波通信的起源按照CCIR的规定,短波是指频率为3~30MHz,波长为100m~10m的无线电波。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称为短波通信,又称为高频(HF)通信。1.短波的定义2.短波通信短波通信实际使用范围为1.5~30MHz。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