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民族团结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目录contents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与检测课后作业学习目标目录contents学习目标Workseriously课标要求学习重点了解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史实,使学生具备熟练地掌握我国5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并能在历史地图上找出其方位的基本技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课前预习目录contents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行的背景:(1)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现我国国体和民主的特点)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今世...
第十三章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情况及具体政策规定教学重点、难点:维护和实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和坚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与发展的自由。教学安排:2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主要内容及设计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和作用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第一节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和作用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民族语言文字的作用语言与民族语言民族语言...
03任务一、阅读理解(共4道试题,共100分。)1.材料1:西藏问题产生于20世纪初期。英国出于分裂西藏的目的,策划煽动,制造“西藏独立”。其后,在英美共同的支持下,地方少数上层人士或有倡言“独立”的,但是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西藏尚没有出现公开的分裂政权。后来由于达赖周围少数上层封建反动势力依仗国外势力的干涉,继续进行民族分裂活动,使得西藏问题一直是我国民族问题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材料2:新疆问题的形成,...
第三讲民族问题多民族是国家的普遍形态民族问题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问题。一、什么是民族问题江泽民:“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等方面的关系。”(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1.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2.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关系问题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4.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广义、狭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历史的,也有...
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平等政策一、探究自主学习•1、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2、思考通过阅读上面内容,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应该掌握那些重要的知识点?(1.)民族平等的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
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1.读史料:西突厥吐蕃突厥南诏回纥靺鞨材料一:2.吐蕃人生活在哪里,是哪个民族的祖先?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材料二:3.读图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建立了以逻些为都城的强大政权。唐太宗对唐边疆民族政策恩威并用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
1.3民族一、单项选择题2019年除夕,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的鸡年春晚,设置上海光分会场;四川凉山火会场;桂林“水〞分会场;哈尔滨“冰〞分会场。问答以下各题1.春节期间,“水〞分会场广西地区春暖融融山清水秀,而“冰〞分会场哈尔滨却是冰天雪地,正如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导致两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人为因素2.生活在四川凉山的彝族人民每年举行的民族特色活动是〔〕A.泼...
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犹如黑夜中的烛光,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一丝光明和希望。2曲折发展19世纪70年代前后1895年1912年1922年1927年1937年1949年时间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迅速萧条显著发展走向衰微3中国民族工业何时得到初步发展?有何表现?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初步发展表现:1...
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平等与民族区域自治1【学习目标】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2【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难点:处理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大意义。3第12课民族平等与民族区域自治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二、民族区域自治制...
中国的民族12.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难点:对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资料等能力的培养。1.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③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励学生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2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爱我中华“中国的民族”3...
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近代著名实业家代表:2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3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兴起3.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受到的阻碍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及表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4中国民族工业何时得到初步发展?有何表现?初步...
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和匈奴的关系:(1)秦朝:为了安定北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筑长城。(2)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西汉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又于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时,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史一、知识体系二、知识梳理(一)民族政策(主要形式有战争,册封、和亲、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为主流,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行政管理(台湾、西藏、新疆、)加强对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方式上看1、和亲:①西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②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中期,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作用: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
第三节民族图释导学梳理归纳评价园地图释导学图释导学民族分布特点中华民族大家庭构成语言文字服饰节日文化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人口超过500万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民族构成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中华民族大家庭思考:联系已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与日本的民族组成有何差异?我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24/4/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QQ764723079供: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学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学期第一课第一课欣赏漂亮的民族头欣赏漂亮的民族头饰饰制作、讲授:周万勇24/4/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QQ764723079供:花腰傣族头饰花腰傣族头饰的特征:草帽上装饰了美丽的羽毛、丝线、小镜子等饰物。24/4/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QQ...
模块三中国现代史1主题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西藏自治区成立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1992年“九二共鸣”1993年“汪辜会谈”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1947...
主题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08年221年官渡之战200年赤壁之战222年230年494年220年439年229年蜀国建立吴国建立孙权称帝卫温到达夷州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迁都洛阳魏国建立1一次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两个方面:政权分立(三国鼎立)和民族融合(人口南迁、民族交往、北魏孝文帝改革)。三个政权:魏、蜀、吴。四大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北魏孝文帝。主要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三国鼎立一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识记)。...
课后作业第9课凝聚民族之魂第1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展示了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今天,“工匠精神”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A.敬业B.诚信C.爱国D.友善2.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友善”理解正确的是()①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②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③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