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古人”的相关文档,共7条
  • 7.1古人计数·数学北师大版一上-课课练(网资源)

    7.1古人计数·数学北师大版一上-课课练(网资源)

    七加与减(二)第1课时古人计数开心预习新课,轻松搞定基础。1.看图写数。2.算一算。10+4=10+7=10+1=6+10=10+9=4+10=7+10=1+10=10+6=0+10=2+10=5+10=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17○1115○1920○1413○1915○513○1819○2012○16重难疑点,一网打尽。4.填一填。(1)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2)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左边计数器上的数读作()。它的十位上是(),表示();个位上是(),表示()。(4)在我们学过的数中,与...

    2024-05-130467.33 KB0
  • 7.1古人计数·数学北师大版一上-步步为营(网资源)

    7.1古人计数·数学北师大版一上-步步为营(网资源)

    七加与减(二)第1课时古人计数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1.数一数,填一填。2.在里填上“>”“<”或“=”。15201491515182019181716+11310+58+2123.口算。4+10=10+8=9+10=10+3=2+10=10+5=10+10=1+10=3+10=10+7=10+2=6+10=4.想一想,填一填。重点难点,一网打尽。5.填空。(1)17里面有()个一和()个十。2个十是()。(2)12前面的数是(),17后面的数是()。6.看图写数。()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个十是()。7....

    2024-05-130399.96 KB0
  •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5古人谈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5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掌握“矣、耻等三个字词的读音,并能熟练书写“耻、诲”等九个生字。2.流利朗读课文,准确背诵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全面把握每篇文章的主旨和要点。3.领略古人读书的智慧和方法,激发自我反思与启示,以期提升个人的学习态度和技巧。【教学重点】:细心诵读这三篇佳作,深入领会每句言辞的意蕴,全面把握整篇文章的精髓与内涵。【教学难点】:品味...

    2024-04-07019.79 KB0
  • 在趣味中触碰古人闪光的智慧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5《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在趣味中触碰古人闪光的智慧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5《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在趣味中触碰古人闪光的智慧——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5《活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在趣味中触碰古人闪光的智慧——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活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活板》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的文言文,它是一篇新增的文言文,主要介绍了活字印刷的过程及其特点,同时语言准确简洁,具有说明文的特征。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情和学习内容出发,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升审美情趣着手,实现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目...

    2024-04-07414.44 KB0
  •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5古人谈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设计依据】1.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指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教学时,结合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2....

    2024-04-07016.18 KB0
  •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25古人谈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通过介绍读书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端正读书态度,学习读书方法。《古人谈读书》一课包含三篇古文:《论语三则》,朱熹“读书有三到及曾国藩“士人读书有志,有识,有恒”。本课的总体教学目标为: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

    2024-04-07019.06 KB0
  • 古人对苏轼的评价

    古人对苏轼的评价

    第1页共4页古人对苏轼的评价古人对苏轼的评价是怎样的呢?王国维《文学小言》六云: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字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跋蒲传正燕公山水》云其绘画:离画工之度数,而得诗人之清丽林语堂《苏东坡传》云: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断这出戏的好坏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

    2024-04-02019.61 KB0
确认删除?
关注送VIP
  • 抖音扫码 私发账号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