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中考题汇编一、阅读下列A、B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18分)A、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
二幕话剧剧本《孙权劝学》2017-5-3人物表(以出场先后为序)孙权——字仲谋,吴国君主。—吕蒙—字子明,吴国大将。鲁肃——字子敬,吴国水军都督。第一幕[幕起,孙权于桌后居中正坐,专心致志地看书。桌上置一标“牌,上写军”营二字。座厕置椅子一把。画外音响起:禀报大王,有吕蒙将军在营外候旨。]孙权:(放下手中的书,揉揉眼睛)快请进来!(吕蒙上,离孙权约两米时,躬身施礼)孙权:(挥手)吕将军免礼。请入座!吕蒙...
滚滚长江东逝水abc.mp3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司马光北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2.掌握有关文学常识。•能力目标: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情感目标:1.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2.感受人物语言的艺术美。人物简介吕蒙吴国名将孙权国吴始人鲁肃吴国谋士作者作品简介:...
《孙权劝学》说课稿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孙权劝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介绍我的课堂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共有五篇文章,《孙权劝学》处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这几篇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分别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而《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小短文,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
《孙权劝学》测试题姓名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是_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2.司马光,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涉猎()孰()遂()邪()即更()三、划分朗读的节奏: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四、找出句子中古今义不同的词,并解释。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五、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
一.新课导入孙权劝学作者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多层次朗读朗读要求:第一步:读准字音第二步:读出节奏第三步:读出文意第四步:读出语气第五步:背诵全文。2010/04/08《孙权劝学》课件原创:乐中语文组(一)操作...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解题及作者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本文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要浏览群书,广泛学习的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而略于经济文化。2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司马光学识渊博,尤精于史,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西京洛阳。历任闲职,专志修史。历时十九...
《孙权劝学》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一、(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文言文比较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
《孙权劝学》历年中考阅读真题一、(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文言文比较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名)。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二、内容概说。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
《孙权劝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孙权劝学》选自(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史书(书名)。这部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年)字,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北宋、、。二、内容概说。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选自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学习,后其惊人的进步令吴国军师鲁肃叹服的故事。本文篇幅较短,故事性强,对于已初步掌握了文言文学习方法的七年级学生而言,通过课文注解疏通文章,理解故事内容并不难。此外,文中...
《孙权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孙权劝学》【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及文学常识,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五字诀。3.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古人的为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掌握“当涂”、“博士、“涉猎”、“刮目相待等实词,体会“邪”、“耳、“乎”等虚词的语法意义。2.分析、感悟人物特点。【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文本分析《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生动叙述了孙权规劝吕蒙勤奋向学,展现开卷有益、顺应时代潮流的卓越智慧,对当今中学生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启示。但是文本的主题并无任何争议,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只要抓住“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不难抓住主旨。由于文本内容以对话形式展示,凸显了鲜明的人物...
第4课《孙权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2.体悟文章主旨,学习人物品质。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教学流程1.孙权一劝(上级与下级)【课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疏通文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这一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风采。《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记载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
滚滚长江东逝水abc.mp3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司马光北宋人物简介吕蒙吴国名将孙权国吴始人鲁肃吴国谋士作者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治理朝政的历史借鉴)。司马光(1019-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