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课时6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和力学单位制2内容要求考试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c不介绍其他单位制2.牛顿第三定律c3.力学单位制b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意义: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3.惯性(1)定义...
专题7动点问题探究(一)动点问题研究的是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一些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是方程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等;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分类讨论法、数形结合法等.解答动点问题的题目要学会“动中找静”,即把动点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来解决,寻找动点问题中的特殊情况.(1)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如果问题中△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
第31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内容索引基础诊断梳理自测,理解记忆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易错防范辨析错因,提升考能基础诊断返回返回直线与圆的位置图形大众点个数d与r的大小关系大众点名称直线名称相交2_____交点_____知识梳理1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r是⊙O的半径,d是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割线d<r相切1______切点_____相离0_____无无d=r切线d>r2.切线的性质(1)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2)推论1:经过切...
以函数为背景的综合应用考点强化课四内容索引温习导读分析考点,明确考向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温习导读返回返回1.以函数为背景的综合应用主要是指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2.函数(1)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2)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4)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
第23讲等腰三角形内容索引基础诊断梳理自测,理解记忆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易错防范辨析错因,提升考能基础诊断返回返回知识梳理11.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性质: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线、线、线“三线合一”;(2)判定:有两边相等、两角相等或两线合一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高中顶角的角平分2.等边三角形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性质:三边相等,三内角都等于;(2)判定:三边相等...
第15讲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内容索引基础诊断梳理自测,理解记忆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易错防范辨析错因,提升考能基础诊断返回返回知识梳理11.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一次函数并与方程(组)、不等式(组)联系在一起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利率、利润、租金、生产方案的设计问题.2.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领悟其数学实质;(2)舍弃与解题无关的非本质因素,将问题简单化;(3)抽象、归纳其中的数量...
实验(4):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一、实验原理图二、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1)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之间的关系。(2)能用作图法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2.实验原理分别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结点拉伸到同一点O,记下力F的方向和大小、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和F2的方向和大小,作出力F、F1、F2的图示,然后寻找F与F1、F2的关系。3.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两根细绳、橡皮条、弹簧测力计2个...
第36讲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与表面展开图内容索引基础诊断梳理自测,理解记忆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易错防范辨析错因,提升考能基础诊断返回返回知识梳理11.三视图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1)主视图:从看到的图;(2)左视图:从看到的图;(3)俯视图:从看到的图.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需要运用三视图来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正面左面上面2.画“三视图”的原则(1)位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第11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内容索引基础诊断梳理自测,理解记忆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易错防范辨析错因,提升考能基础诊断返回返回知识梳理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般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并表示在数轴上,再求出它们的大众部分,就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
第12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内容索引基础诊断梳理自测,理解记忆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易错防范辨析错因,提升考能基础诊断返回返回知识梳理11.平面直角坐标系(1)在平面内具有大众原点而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坐标系.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坐标平面,x轴与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称为四个象限,按逆时针顺序依次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
第14讲反比例函数内容索引基础诊断梳理自测,理解记忆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易错防范辨析错因,提升考能基础诊断返回返回知识梳理1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形如y=(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除零以外的一切实数,相应地,函数y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kxkx(2)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只能在每个象限内讨论.①...
实验(10):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1一、实验原理图二、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之间的关系。2.实验原理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保持横截面积和材料两个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导体长度,测出相应的电阻及导体长度,可得出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然后再依次研究电阻与另外两个因素的关系。利用本实验结果,我们还可以测量导体的电阻率,如果要具体测量导体的电阻,为减小误差,要根据被测电阻...
专题1方程、函数思想问题1.方程是贯穿初中代数的一条知识主线,方程型综合题一直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也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中档题.这类试题主要是结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求代数式的值,或通过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利用函数知识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证明与方程有关的代数式解等形式进行命题考查.运用方程思想解题的一般步骤:(1)把问题归结为确定一个或几个未知数;(2)挖掘问题中已知与未知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
实验(2):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一、实验原理图二、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测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2.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系列的点,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3.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学生电源、复写纸等。4.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图装置实验,把打点计...
实验(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一、实验原理图二、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质量的定量关系。(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3)学会灵活运用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化曲为直)。22.实验原理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及质量m的定量关系时,用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1)保持m一定时,改变物体受力F测出加速度a,用图象法研究a与F的关系;(2)保持F一定时,改变物体质量m测出加...
实验(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一、实验原理图二、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2)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学会用图象表示速度。(3)利用纸带上的点研究物体的运动。22.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由于纸带是跟运动物体连接在一起,纸带上的点也就相应地表示运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也就是了解了物...
专题8动点问题探究(二)(4)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解决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寻找分类标准;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并验根.难点在于寻找分类标准,寻找恰当的分类标准,可以使得解的个数不重复不遗漏,也可以使得列方程与解方程又快又好.一般情况下,寻找一组想到的角,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程.中考导航(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
第13讲一次函数内容索引基础诊断梳理自测,理解记忆考点突破分类讲练,以例求法易错防范辨析错因,提升考能基础诊断返回返回知识梳理11.一次函数在解析式中,用自变量的一次整式表示的函数称作一次函数,一次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y=kx+b(k、b都是常数,且k≠0),其中x是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则把一次函数y=kx(k≠0)叫做.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0,0),(1,k)两点的一条直线.(2)当k>0时,直线y...
实验(8):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一、实验原理图二、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实验原理让物体自由下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n,求出对应点的瞬时速度vn,比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若二者相等,则机械能守恒。23.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带铁夹的重锤、纸带、刻度尺。4.实验步骤(1)按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连接好。...
实验(11):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一、实验原理图2二、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3)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电阻,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4)会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2.实验器材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导线、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等。33.实验步骤(1)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