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程标准】了解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教学方法】通过对鲁尔区这个案例的分析,掌握运用地理案例进行学习的方法;归纳、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自主学习】1、结合教材58页2—24图,在图上落实:鲁尔区的位置,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城市的位置。2.读图“德国鲁尔工业区”,回答。(1)该区形成于第二次科技...
阶段1阶段2阶段3学业分层测评2.4函数与方程2.4.1函数的零点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重点)2.会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零点.(重点)3.初步了解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函数的零点阅读教材P70~P71“例”以上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定义如果函数y=f(x)在实数α处的值_________,即_________,则α叫做这个函数的______.2.性质(1)当函数图象通过...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计算题目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计算第3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根据化学反应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2.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疑问学习建议【预学能掌握的内容】1.含义在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时,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简称),用符号“”表示。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的...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2.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重、难点】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判别2.影...
考点三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____________时,生成物____________与反应物__________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________表示。2.表达式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3.意义(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_,正反应进行的程度________。(2)K只受________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重点】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联系,构建知识体系。2.能够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重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分散质。【预习案】1.物质的分类——交叉分类法请尝试对下列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完成空格。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从组成的阳离子分类从组成的阴离子分类碳酸钠钠盐Na2SO4...
第二章第二章第1节第1节实验理论指导实验理论指导典题案例导析典题案例导析知能演练提升知能演练提升题型一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二题型三题型三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及利用纸带求速度。(2)学会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各点瞬时速度的方法。(3)学会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并能根据v-t图像描述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各时刻的速度,再作出速度—时间的...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2.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阐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3.讨论蛋白质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教具】【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脱水缩合反应中①产生的水分子中H、O原子的来源②肽的命名、肽键数目的计算、失去的水分子数目...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二)课题: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二)授课班级课时1.5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2气压带和风带课题2.2气压带和风带课时5课型习题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判读依据:课程标准,高考学考考纲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读依据:学生的运用能力,读图能力较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牢记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能力目标: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出气候类型,并说出其分布位置理由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1.课前3分钟核对答案巡视各小组核对答案情况,...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二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的应用。2.了解发展中的化学电源以及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运用。【提问导入】什么是原电池?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反应,正极发生反应。原电池的外电路电子流动方向是:电子由极流向极。利用Fe+CuSO4=Cu+FeSO4设计一个原电池,并指出:正极为,电极反应:;负极为,电极反应:。【知识构建】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
第二章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不同地域城市发展的差异如我国南、北方城市发展的差异、世界上不同大洲城市发展的差异,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人类活动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地理信息,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并能从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举一返三对本地城...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大气环境(三)第2课时【自主先学】画出图1中甲乙两图北半球近地面A、B、C、D四点的风向甲乙图1【合作探究】活动一:观察图2,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内容:图21.根据图2,试画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图(图3)。1图32.根据图2和图3,完成下表比较项目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水平气流北半球南半球垂直气流天气状况天气实例活动二: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
第二章第二章第5、6节第5、6节新知预习巧设计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名师课堂一点通创新演练大冲关创新演练大冲关读教材填要点读教材填要点要点一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二随堂检测归纳小结随堂检测归纳小结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试身手夯基础试身手夯基础关键语句归纳关键语句归纳要点三要点三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条件及特点,能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有关问题。2.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石墨:O2+H2O+2e-===2OH-据此判断锌片是()。A.作负极,被氧化B.作负极,被还原C.作正极,被氧化D.作正极,被还原2.日常所用的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电极反应可简化为Zn-2e-===Zn2+;2NH+2e-===2NH3+H2。根据以上叙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一、单选题如图为“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下列1-2题。1.图中所表示的土地退化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西北内陆D.南方低山丘陵2.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
第二章第二章第3节第3节新知预习巧设计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名师课堂一点通创新演练大冲关创新演练大冲关读教材填要点读教材填要点要点一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二随堂检测归纳小结随堂检测归纳小结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课下作业综合提升试身手夯基础试身手夯基础关键语句归纳关键语句归纳要点三要点三1.了解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的关系。3.理解匀变速...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内容概要本章主要围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问题,以区域案例分析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地和谐相处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活动往往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因此,认识这些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目的是为了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选取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为典型案例,从...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课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重点1.说出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依据:考纲掌握离子反应的含义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书写依据:离子方程式书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离子反应含义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能力目标运用离子方程式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理由:依据会考...
2.1脂肪烃【总结】对比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烯烃炔烃通式结构特点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与溴(CCl4)与高锰酸钾(H2SO4)主要反应类型1、1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0.5molB。2molC。2.5molD。3.0mol2、下列事实可证明甲烷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的A.甲烷中的四个键的键长、键角相等B、CH4是分子晶体C、二氯甲烷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