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章末归纳总结直线与方程倾斜角定义: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方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范围:[0°,180°斜率定义: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即k=tanα斜率公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y2-y1x2-x1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l1∥l2⇔k1=k2或l1,l2的斜率均不存在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检验方法。(重点)2.理解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强酸、强碱溶液浓度的原理、方法和误差分析。(难点)3.通过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教学过程】一、离子反应的应用1.离子的检验可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来检验一些常见离子。检验离子I-Fe3+试剂AgNO3溶液,稀HNO3KSCN溶液现象有不溶于...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2、掌握甲烷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写法。3、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知识储备1.含元素的化合物一般是有机物,(、、等除外)。有机物一般易,不易溶于,易溶于。2.烃:仅含有_____和_____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_____。其分子式可表示为____...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的。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上。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成分)组成。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小鼠2.肺炎双球菌的类型菌落(光滑、粗糙)有无荚膜有无毒性S型细菌R型细菌3.实验过程:(认真研读课本P50页实验插图)思...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洋流的概念和分类,明确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2.运用地图用归纳法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3.熟练掌握洋流对渔场及海洋航行的影响,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设计航行路线。4.用举例法总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知识链接】回忆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将六个风带的名称填到右图中。【预习案】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海洋...
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导学号96100088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据图完成第1~3题。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本州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南早北晚,这与南、北方所处...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教材依据本节内容是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3章第4节。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原理,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在高考考纲中处理掌握的地位。本节教学设计的是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自学能力的的提高。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题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对于整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教学难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对于整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信息分析,说出细胞膜的成分2.通过数据比较,认同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种类越多3.简述细胞膜的功能理由:从学生...
3.1农业区位(二)【学习指导语】①了解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②举例说明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总结】一、农业投入1、自然投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共同导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2、人类对农业投入,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阶段,人类的投入不同。人类对农业投入,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3.1指数函数3.1.1分数指数幂1.理解根式、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重点)2.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法则.(重点)3.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根式阅读教材P59~P60例1,完成下列问题.1.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如果x2=a,那么x称为a的;如果x3=a,那么x称为a的.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正实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一个数的立方根.平方...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一、选择题1.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K+、Ag+、Al3+、Ba2+、NO3﹣、CO32﹣、SO32-、SiO32﹣、SO42﹣等离子,取该溶液100mL进行下图连续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Al3+、Ba2+、SO42﹣B.实验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SiO32-+2H+=H2SiO3↓C.原溶液一定存在K+、CO32﹣,可能存在NO3﹣D.原溶液...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2)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综合的地理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
工业区位课标要求: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2、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3.1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3.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课标解读1.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3.通过读图让学生知道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新课导入建议通过亚...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铝的化合物【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57—58页,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记熟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2.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案内容;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当堂巩固练习,改正完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理解有关反应原理...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二)——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材分析】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节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明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材首先开门见山...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事件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3.会用概率的加法公式求某些事件的概率.知识点一事件的关系与运算1.事件的包含关系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定义件B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符号B?A(或A?B)图示①不可能事件记作?,显然C??(C为任一事件);②事件A也包含于事件A,即A?A;注意事项③事件B包含事件A,其含义就是事件A...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课题名称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年级学科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的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学好苯的知识对学习苯的同系物具有指导作用,苯的结构的研究发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很好的素材,一定要很好利用。为突出重点和难点,第一课时重点进行苯的结构的教学,在对苯结构进行教学时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这一节课设计成...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学习目标】1.搜集相关资料,能分析出尼罗河流域的自然背景。2.通过图文资料,会分析建设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找寻节标题、框题、段落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2.识记教材:阅读P57-58内容,总结识记并默写出阿斯旺大坝建设的利与弊。3.初探问题:完成课本P57-58资料分析的思考题。1二、基础检测埃...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出盐类水解的定义2、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分析找出盐类水解的本质3、学会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4、通过与中和反应的对比找出中和反应与盐类水解反应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出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归纳出盐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