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①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发展的特点②了解工业联系及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从而能知道工业地域的形成。2.能力目标①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判别某地区采用何种工业布局最为合理和哪种产业分布在何地是合理的②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③训练学生比较归纳和总结的能...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2.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掌握盐类水解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2.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再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
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两者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应用。(2)通过实验探究,比较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差异,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Na2O和Na2O2、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和比较,使学生能体会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或组成上相差不大的化合物所呈现的性质可能相去甚远的道理。(2)通过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学习Na2O和Na2O2、Na2C...
3.2遥感技术的应用教学目的:了解遥感原理了解遥感在各个部门中的应用重点与难点:遥感应用教学过程:导入:探索活动:获取土地利用信息要动用大量人力与物力,经十年才作出一幅图。但现在利用遥感花得少的时间与金钱却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人眼的波段太窄、许多信息看不到,而人的双脚又由于许多因素限制,许多地方不能涉足”。而遥感突破了这些限制,它真正成为了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遥感:1、概念:遥感:远离目标...
阶段1阶段2阶段3学业分层测评第2课时对数的运算1.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重点)2.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难点)3.会运用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与证明(易混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对数的运算性质阅读教材P98至P98“例4”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如果a>0,且a≠1,M>0,N>0,那么:(1)loga(MN)=________________;logaM+logaNloga(N1N2N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i>0,i=1,2,...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能力要求】1、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及性质【复习巩固】1、多数的金属氢氧化物不溶于水,除了等几种碱外。2、不溶于水的金属氢氧化物受热分解,写出下列碱受热分解的化学反程式。Fe(OH)3,Cu(OH)2。3、多数金属氢氧化物都可与反应,写出下列碱与HCl反应的化学的离子方程式。Fe(OH)3,Cu(OH)2预习课本P57-59一.氧化铝1.物...
第三章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所需课时】2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高一学生学习任务中,在课堂尽量多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想课堂45分钟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地理课程标准中阐明“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地理基本理念之一,本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上所述,本节课采用教师领导下提出问题——小组讨论问题——生成新的问题。【教材及学情分析】...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学习目标】1.几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学习重点】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学习难点】1.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2.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预习案【自主复习】1.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色,而细胞质接近色。2.在细胞...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2)学习目标1、掌握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2、掌握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新知预习知识点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步骤1gNa2CO31gNaHCO3①加1mL水②加10mL水③加2滴酚酞溶液初步结论【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分别在试管中加热Na2CO3和NaHCO3,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现象发生反应...
专题二常见农业地域类型1.常见农业地域类型比较地域类型类别主要分布地区典型区域及主要特点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业、粗放农业、自给农业部分热带雨林地区巴西热带雨林。迁移、粗放、刀耕火种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东南亚、南亚、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商品率高季风水田农业种植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等亚洲季风区。雨热同期,人口多,劳动力...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学习目标】1.了解乙烯、烯烃的概念、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及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认识典型加成反应特点。2.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氧化)进一步强化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重点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学习过程】[自读课本]思考与交流P66了解...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练习一()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B.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2、下列金属中属于黑色金属的是A.铁B.金C.银D.铜()3、人们利用铁、铜、铝,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A.铁、铝、铜B.铜、铁、铝C.铝、铜、铁D.铁、铜、铝()4、最不适宜于制作炊事用具的金属是A.FeB.P...
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第1课时被动运输目标导航1.结合教材P52~53,简述被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2.结合教材P53~54课题研究,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被动运输(阅读P52~53)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迁移的过程。扩散现象以下有两种方式:1.自由扩散(1)实例:一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脂溶性较强的物质,如O2、乙醇、甘油等。(2)概念: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简单扩散称为自由扩散。如上图中的方式1。2.协助扩散11(1...
第三章本章综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不是乙烯用途的是()A.制塑料B.做灭火剂C.制有机溶剂D.做果实催熟剂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进行加成反应,也能进行取代反应,并且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B.乙烯C.乙醇D.苯3.右图是某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分子是()A.C2H5OHB.CH3COOHC.CH3CHOD.C6H5OH4...
3.1指数与指数函数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1.理解n次方根及根式的概念.(重点)2.正确运用根式的运算性质进行根式运算.(重点、难点)3.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重点、易错点)4.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整数指数阅读教材P85~P86“第7行”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an=.an叫做a的_______,a叫做幂的_____,n叫做幂的_____,并规定a1=a.n次幂底数指数2.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规定...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金属单质(钠、镁、铝、铁)的化学性质。(2)掌握钠、镁、铝、铁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过程和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活动能力和互相合作能力。教学重点金属单质(钠、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解析: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属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生产。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地处丘陵,受地形影响,发展立体农业。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
3.1.4区域经济联系第1课时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及资源跨区域调配题目3.1.4区域经济联系第1课时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2.阐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意义。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某区域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中国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知识转接】1、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
3.2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考点扫描:世界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右图中M、N海域均有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B.乙使沿岸地区多森林景观C.甲、乙流向为自南向北D.甲、乙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均凸向高纬2.下列关于M、N两海域渔场及沿岸渔产品加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都是寒暖流交汇B.两海域冬...
光合作用(3)学习目标:1、CO2吸收值的理解;2、理解真光合作用、表观光合作用;3、理解光合速率的含义及表示。自主学习【问题1】什么是光合速率?怎么表示?【问题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那些?【问题3】什么是真光合速率和表观光合速率?二者之间什么关系?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4】只有呼吸作用时存在的序号是?【问题5】当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是存在的序号是?【问题6】当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时存在的序号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