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差异”基本信息名称《区域发展差异》学校奋飞中学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节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展示区域发展差异,第一部分从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分析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第二部分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不同;通过比较明确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缓慢,进而引出第三部分西部大开发。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有比较长时间学习...
3.1.3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题目3.1.3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及区域发展差异。2.阐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秦岭—淮河分界线的意义。【知识转接】1、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背景。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的背景。【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线:①一线。...
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应用时间:25分钟实用时间: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A、H2OB、CaBr2C、KOHD、NaNO3()2.X与Y两元素的单质能反应生成X2Y型离子化合物,若Y为ⅥA族,则X的族序数为A、ⅠAB、ⅡAC、ⅢAD、ⅣA()3.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Na2SB、CCl4C、KClD、MgF2()4.下列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距离最大的是A、LiClB、NaClC、KClD、KBr()5...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题目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第2课时学习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学习疑问学习建议【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和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表示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如:H2(g)+1/2O2(g)===H2O(l)ΔH=-285.8kJmol-1,表示在℃,_Pa,molH2与molO2完全反应生成态水时的热量是...
核素1、质量数忽略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质量数(A)=+2、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练习(1)粒子符号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N)X表示为①O18②Al27③Ar22④Cl17Cl⑤H1H(2)判断:任何微粒都有:质子()、电子()、中子()(3)1mol下列物质的质量分别为:H2O:D2O:T2O:3、核素和同位素符号名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关系核素:把具有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同位素:注意:(1)...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A.核电荷数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2.原子序数为117的元素,对它的正确叙述的组合是:①位于第七周期;②是非金属元素;③最外层为7个电子;④无放射性;⑤属ⅦA族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③()3.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周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元素28818183232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课程标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地区分布。(重难点)3.了解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及采取的相应人口政策。(重点)4.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依据图表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重难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世界人口增长阅读教材P4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
2.:0),0,,,(),cos(),sin(TAARxxAyRxxAy,的周期为且数为常其中数及函函数一般地归纳总结练习.求下列函数的周期:(1)sin3,;(2)cos;3(3)3sin,;(4)sin();410(5)cos(2),;31(6)3sin(),.24xyxxRyxyxRyxyxxRyxxR3T26TT82TTT4函数性质y=sinx(k∈z)y=cosx(kz)∈定义域值域最值及相应的x的集合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对称中心对称轴x∈Rx∈R[-1...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一、选择题1、下列对世界人口增长不具有影响的是()A、人口出生率的变化B、国际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D、某些国家的生育政策2、下列叙述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五一期间上海某家庭全家到北京旅游②张三在某小镇上乔迁新居③广州某同学到北京上大学④中国建筑工人到科威特去打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1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以下关于该...
2018版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5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二)课件新人教A
1§1.5.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一)22oxy---11--13232656734233561126sin[0,2]yxx在函数的图象上,起关键作用的点有:sin,[0,2]yxx最高点:最低点:与x轴的交点:(0,0)(,0)(2,0))1,(2321,)(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这5个点画出函数的简图,一般把这种画图方法叫“五点法”。1.“五点法”作函数y=sinx的图象2.如图是某次实验测得的交流电的电流y随时间x变化的图...
1.3地球的运动课题1.3地球的运动课时3课型习题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点2.自转的意义依据:课程标准,高考学考考纲教学难点自转的意义依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牢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能力目标:读图能运用地球自转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理由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1.课前3分钟核对答案巡视各小组核对答案情况,督促学生画出有问题的...
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①黄道面②焦点③西④东⑤59′⑥1⑦365⑧6⑨9⑩23.5°⑪66.5°⑫黄赤交角⑬纬度⑭昼夜长短⑮四季⑯五带⑰南、北极圈⑱地平面的高度角⑲90°⑳12○大○长○短○长○短○极昼○短○长○短○长○极夜○赤道○中○夏○冬○春秋探究点一【探究归纳】3.④地轴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5.地心未与平行光束在同一平面上,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不是66.5°。6...
阶段1阶段2阶段3学业分层测评1.2.2集合的运算第1课时交集、并集1.理解两个集合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和并集.(重点、难点)2.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交集阅读教材P1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元素A∩BA交B1.设集合A={1,3,5,7},B={x|2≤x≤5},则A∩B=()A.{1,3}B.{3,5}C.{5,7}D.{1,7}【解析】集合A与集合B的...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过量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最终会产生红褐色沉淀B.Na2O2与HClO都有漂白性,但它们的漂白原理有本质的不同C.1mol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4NA(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同)D.Na2O2与水反应时,当生成11.2LO2时,转移电子总数为NA2.下列有关钠和氯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题目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2.运用说学知识,阐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习疑问学习建议【相关知识点回顾】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2.热力环流3.大气运动【知识转接】1.运用地图册中国地图,寻找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海河、淮河、嫩江、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位置。2.运用地图册世界地图,寻找勒拿河...
第28课时地球的外部圈层班级:姓名:学号:教师评价:知识达标过关[难中易]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难中易]2.下列各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A.高层大气B.对流层C.平流层D.电离层[难中易]3.有关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
成才之路数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第一章1.3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一章1.3.2奇偶性第二课时函数性质习题课题型讲解2当堂检测3课时作业4知识整合1知识整合网络构建规律小结(1)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①任取x1,x2∈R,且x1<x2;②作差:f(x1)-f(x2);③变形(通分、配方、因式分解);④判断差的符号,下结论.(2)求函数单调性要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3)若f(x)为增(减)函数,则-f(x)为减(增)函数...
物质的量(2-2)一、学习目标1、掌握摩尔质量概念。2、理解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及微粒个数的关系二、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阅读课本P11—12页1、找出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量(n)以及微粒个数(N)的关系。2、什么是摩尔质量?(一)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也就是指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单位:;当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2)物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2.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会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规律。教学重点1.自转的运动规律。2.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1.经度时差。2.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媒体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