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2013年6月广东学考)(双选)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错开上下班时间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C.鼓励私人购车,解决乘车难问题D.禁止一切外地车辆进入解析:“鼓励私人购车”会加大城市拥堵;“禁止一切外地车辆进入”不符合发展要求。答案:AB(2016年6月广东学考)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
专题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2013年6月广东学考)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有()A.规模大,对空气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中央商务区B.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少量布局在城区C.污染严重的企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D.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当地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解析:规模大,对空气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郊区,污染严重的应布局在远郊区;而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
专题五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1.(2017年6月广东学考单选Ⅰ)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武昌起义D.秋收起义答案:B2.(2016年6月广东学考单选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下了重要基础。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A.王明、张国焘B.蒋介石、汪精卫C.孙中山、黄兴D....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1.(2018年1月广东学考双选)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邓小平也曾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革命是在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以下政策中充分体现重视...
专题十九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及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备考导航]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4.毛泽东思想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点从“师夷长技”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2018年1月广东学考单选Ⅱ)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讲到:“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
专题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备考导航]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018年1月广东学考单选Ⅰ)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倡导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和平共...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14年6月广东学考单选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重返联合国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实行改革开放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解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备考导航]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015年6月广东学考)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规定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且第一胎非多胞胎,即...
专题二十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1.(2017年6月广东学考单选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A.信息时代B.智能时代C.蒸汽时代D.电气时代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故A项错误;智能时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C项错误;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故D项正确。答案:D...
专题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点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1.(2013年6月广东学考)在罗布泊进行科考,可为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解析:全球定位系统(GPS)可全天候提供精确的地理三维坐标。答案:C2.(2016年6月广东学考)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A.跟踪航空母舰行踪B.监测森林病虫害状况C.预报台风路径变化D.模拟城市道路交...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备考导航]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2018年1月广东学考单选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是()A.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
第八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八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考点环境污染与绿色化学理念1.环境污染。(1)环境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2.绿色化学理念(预防优于治理)。(1)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环境友好化学”。(2)从保护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3)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目标产物...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专题十五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备考导航]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考点乙醇、乙酸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一、乙醇、乙酸的组成、结构二、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名称乙醇乙酸俗名酒精醋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气味特殊香味刺激性气味密度比水小熔、沸点沸点低、易挥发温度低于16...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五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4.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加和另一种单质生成,化合价必然发生...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2013年6月广东学考)(双选)下列地貌以风力作用为主要成因的是()解析:A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地貌;B为流水堆积形成的山麓冲积扇地貌;C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D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崖和海蚀柱。答案:AC(2014年6月广东学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2.甲处的地貌类型是()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C.新月形沙丘...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九硫、氮及其化合物[备考导航]1.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考点硫及其化合物一、硫单质1.存在:硫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2.物理性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3.化学性质。(1)与O2反应:S+O2=====点燃SO2(2)与H2反应:S(g)+H2===...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十二化学能与热能、电能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和化学电源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概念。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构成。(1)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2)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正极;(3)插入电解质溶液中;(4)用导线连接构成闭合回路。3.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化为...
专题十九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及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点毛泽东思想1.(2018年1月广东学考单选Ⅰ)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的是()A.列宁B.毛泽东C.邓小平D.孙中山解析: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答案:B2.(2017年6月广东学考单选Ⅰ)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中国领导人是()A.毛泽东B...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七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考点铝的化合物一、氧化铝1.物理性质:难溶的白色固体,熔点很高。2.化学性质。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强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1)与强酸的反应:Al2O3+6H+===2Al3++3H2O。(2)与强碱的反应:Al2O3+2OH-===2AlO-2+H2O。3.用途。(1)冶炼金属铝的原料;(2)良好的耐火材料。二、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2.化学性质。Al(OH)3+3H+===Al...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九硫、氮及其化合物考点氮及其化合物一、氮及其氧化物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形式存在,氮的固定分为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N2+O2=====放电或高温2NO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3Mg+N2=====△Mg3N23.氮的氧化物——NO和NO2。(1)NO:无色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易被O2氧化,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