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唐王勃1关于滕王阁滕王阁坐落在南昌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洲(南昌)任都督。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公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席间所作《滕王阁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滕王阁因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
霍金宇宙的未来1“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史蒂芬霍金“即便把我关在果壳里,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哈姆雷特》莎士比亚2轮椅上的传奇科学家3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
1这一探究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认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把握以下三个内容:第一,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第二,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第三,明确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2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认识一切从...
1从人文视角看雅典奥运雅典开幕式带着奥林匹亚的远古气息和爱琴海式的浪漫进入我们的视野,表现绚烂的古代文明是题中之意。设计者用前卫、现代的表现形式来阐释古老、传统,而他们没有停留在罗列历史上面,讲述希腊历史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左右,他们抓住了希腊文明的本质——以人为本,人的主题贯穿整个开幕式表演,这是对希腊文明不断探索人和人与自然界关系这种精神的最好继承,也是对希腊文明最好的解释,仿佛有希腊从历史上脱壳而出的...
第1课时7.1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2.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极其科学价值。3、了解开普勒定律中的k值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研究过程,了解观察在认识行星运动规律中的作用,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家实事就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和勇...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方法论1[高考考点]1、理解:实践的...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知识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拓展知识总结知识巩固探究性学习,发挥你的主体性精神探究性学习,发挥你的主体性精神探究性学习,发挥你的主体性精神探究性学习,发挥你的主体性精神知识温故(1)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怎样的?(3)新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要求:按座号顺序发言,如果有不会回答的同学,请你指定一位同学帮助自己补充完整。如果有补充或异议的,请举手回答。返回参考答...
12人生充满着哲理哲理是生活的原色平庸的人,无视于生活的原色浅薄的人,漠视于生活的原色只有热烈地投身于生活,并力求成为生活的主人的人,才能透过生活的多重色彩,窥视到生活的原色3雅典奥运45万众瞩目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者用前卫、现代的表现形式来阐释古老、传统,古希腊的哲思渗透在从文艺表演到火炬点燃的每一个瞬间,带着奥林匹亚的远古气息,演绎着爱琴海的浪漫;表现出了绚烂的古代文明。他们抓住了希腊文明...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第五课的核心问题。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才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就是本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讨论的内容。这一探究主要是引导我们思考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认识坚持党的思想路...
自杀?他杀?----“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1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13年9月,高二(9)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调查涉及四个部分:案发背景、现场勘查、本人档案资料、有关人士采访。要求:6人一组,讨论决定其中的一个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配合写出该项调查报告。最后,...
陈情表晋李密1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2“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3李密,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1、哪些仪器可以用来直接加热?哪些需要垫石棉网?哪些不能直接加热?加热固体KClO3或KMnO4制备氧气2、药品的取用原则:不能、不要、不得;节约药品;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也不能随意丢弃,放入指定容器。3、加热操作: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受热不均而破裂)给固体加热——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形成的水滴倒流至管底引起试管破裂;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给液体加热——管口向上倾斜约45度...
3.3摩擦力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般需要经过一段过程2物体在某个力的作用下都有会有向这个力的方向发生运动的趋势,这个趋势我们称为运动趋势但并不是每个力都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因为力与力之间的作用是可以互相抵消的。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一、摩擦力4摩擦力产生的最...
1第一组1、《边城》一文仅仅只是作者对家乡古老民俗与当地人善良心地的歌咏吗?2、本文有大量的心理描写,怎样灵活运用心理描写?2第二组1、“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的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此描写有何好处?作者要借此表达什么?2、为什么说岳云是傩神送的?3、34段写翠翠误会邀请。这仅仅是为了让情节更丰富吗?还是要揭露什么现实问题呢?4、作者刻画翠翠这个人物,有什么深刻目的?翠翠的性格...
我国古代四大名楼:1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2请欣赏滕王阁简介35、滕王阁序4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3.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学习目标5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6过程与方法目标:1、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2、研究...
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1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探究活动目标:理解人的价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2P109:理论评析31、分析以上各种选择的价值取向、主体立场、客观条件、社会效果•(1)A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了集体主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为社会的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和实现这一理想将会有力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2)B其出发点是为了个人和家庭。可以说客...
违约与违约责任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四、违约与违约责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这就构成了违约。违约一方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就是违约责任。1.违约:2实际违约(合同履行期届满之时)预期违约不能履行债务人在客观上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有关债务的履行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
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存在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2天然黄金Au3AgCu4分布特征除金、铂等少数极不活泼金属外,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最多的是铝,其次铁、钙、钠。化合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态存在52、颜色、光泽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1说“木叶”林庚选自《唐诗综论》,是以诗歌艺术手法为探究对象的文艺理论。2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林庚3送给大家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陆象山文集》4阅读文章,学会快速阅读删去例子划记观点整理脉络5一、(1-2)陈述现象、提出疑问...
谈中国诗钱钟书1我们学过《咬文嚼字》和《说木叶》,都或多或少和中国诗歌有所关联。《咬文嚼字》中举了很多古人推敲诗歌语言的例子,说明语言文字总是和情感相关联的。《说木叶》则谈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启示我们注意把握诗歌中的传统意象的内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谈中国诗》,看看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评论中国诗歌的。导入课文2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代表作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