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
课题4.同底数幂的除法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性质,能正确地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数学思考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开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并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问题解决通过对公式am÷an=am+n(m,n都是正整数且m>n)的应用,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同底数幂相除,进一步开展观察、归纳、类比等能力,开展有条理的思考能力.情感态度在开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体会学习...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积的算术平方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华东师大版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二次根式?第二节?二次根式的乘除?第一课时。本节是在上节学习的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上,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在化简二次根式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那么,为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提供根底。【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理解二次根式乘法法那么;2、通过√ab=√a⋅√b(a≥0,b≥0)及√a⋅√b...
?矩形的性质?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经历矩形性质的探究过程.3、能利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4、经历矩形特性的猜测与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合作、大胆猜测、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感受从一般到特殊及类比的学习方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重点:矩形性质及其应用学习难点:矩形性质的应用学习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忆一忆复习回忆平行四边形性质边:对边平...
第15章综合能力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调查最适合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是〔〕A.班级推选班长B.本校学生的到时间C.2019世界杯中,谁的进球最多D.本班同学最喜爱的明星2以下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是〔〕A.条形图B.扇形图C.折线图D.直方图3某校有500名学生参加毕业会考,其数学成绩在90~100分之间的共有180人,那么这个分数段的频率为〔〕A.0.06B.0.12C.0.18D.0.364某班学生在课外活...
?有理数?复习〔一〕【学习目标】复习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并会进行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知识点1、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0既不是也不是。a一定是正数吗?【练习】1、向北走2019米与向南走1000米,假设规定向北走为正,那么向北走2019米可记作米,向南走1000米可记作米,原地不动可记作米。2、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5千克〞,那么以下面粉中合格的有()A、24.80千克B、25.30千克C、25.51千克D、24.70千克知识点2、有理数...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一〕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节复习的目标是:1.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根据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求线段的长或两线段的比,了解黄金分割。2.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证明,会分线段成比。3.能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题。4.能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本节的重点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
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一、知识结构:二、知识回忆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3、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其中配方法的步骤为: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为:△=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2方程ax2+bx+c=0没有实数根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1,x2与系数的关系为专题〔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例1、以下方程中是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1...
第6课时课题:16.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3.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4.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要讲清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
第24章综合能力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os60°的值等于〔〕A.B.C.D.2.点A〔t,3〕在第一象限,OA与x轴所夹锐角为α,tanα=,那么t的值是〔〕A.1B.1.5C.2D.3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D,AC⊥AB,AD=CD,cos∠DCA=,BC=10,那么AB=〔〕A.3B.6C.8D.94.在Rt△ABC中,∠C=90°,sinA=,那么sinB的值为〔〕A.B.C.D.5.△ABC在网格中的位置如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国边长均为1〕,AD⊥BC于D,以下四个选项中,错误的...
第2章有理数2.5有理数的大小比拟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利用绝对值比拟两个负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课标目标:掌握有理数大小比拟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对两个负数比拟大小过程的推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注重数学上的转化思想的渗透.教学难点:利用绝对值比拟两个负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回忆:〔1〕小学阶段对两个正数的大小比拟知识;〔2〕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正数与负数的大小比拟;〔3...
课题28.2用样本估计总体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的个体.2.会正确运用样本来估计总体.3.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学统计思想,了解不同的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不同.数学思考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得出的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方法,进一步运用统计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问题解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据之间的联...
课题15.1数据的收集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调查收集数据的步骤,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2.了解频数、频率、总数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数学思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开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问题解决了解收集数据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情感态度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
13.3等腰三角形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3、等腰三角线、等边三角形的识别【重点难点】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等腰三角线、等边三角形的识别.知识概览图新课导引如下列图所示,位于海上A,B两处的两艘救生船接到O处遇险船只的报警,当时测得∠A=∠B.如果这两艘救生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大约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风浪因素〕【问题...
华师大新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24.4解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Rt∠.∠A=α,外角∠DCE=β,BC=a,CD=b,那么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ADC=90°﹣α+βB.点D到BE的距离为b•sinβC.AD=D.点D到AB的距离为a+bcosβ2.在Rt△ABC中,∠C=90°,如果AC=2,cosA=,那么AB的长是〔〕A.3B.C.D.3.在Rt△ABC中,∠C=90°,tanA=,假设AC=6cm,那么BC的长度为〔〕A.8cmB.7cmC.6cmD.5cm4....
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一、选择题1.假设一个角为65°,那么它的补角的度数为〔〕A.25°B.35°C.115°D.125°2.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边长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其中能折叠成正方体的是〔〕3.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如图〕,以下关于截面〔截出的面〕的形状的结论:①可能是锐角三角形;②可能是直角三角形;③可能是钝角三角形;④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以...
?有理数复习〔一〕?教学设计【授课人】龙港初中吉海霞【授课时间】2019年10月27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有理数的相关概念,会进行知识的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点的整理及各种题型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知识的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教学难点】知识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自学-练习-讨论-展示【教具使用】一体机,学案【教...
课题§13.5逆命题与逆定理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定理)与逆命题(定理)的关系.数学思考在探索逆命题、逆定理概念过程中,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感受抽象数学概念的过程.问题解决能写出一个命题(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情感态度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树立学生在探索中形成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信心教学重点对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命题(定理)的逆命题(定理)的...
华东师大数学分析2019年试卷一、〔30分〕简单计算题(1)验证当时,与为等价无穷大量.(2)求不定积分.(3)求曲线积分,其中有向曲线为沿着正弦曲线从O〔0,0〕到点A.(4)设为可微函数,,并有方程,试对以下两种情形分别计算在点处的值;1)由方程确定了隐函数;2)由方程确定了隐函数;二、〔12分〕求椭球与锥面所围成的立体.三、〔12分〕证明:假设函数在有限区域内可导,但无界,那么其导函数在内必无界.四、〔12分〕证明:假设绝对收...
课题:有理数累计课时〔9〕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审核人【学习目标】、理解、掌握相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方法.【学习重难点】相反数的意义,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一、自主学习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各数的点。6与―6,―312与312,―1.5与1.5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如果a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即一个表示a,另一个是,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