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4、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别人的无私品格。3gǎngǔrèzòuxiǎnglínlìzhēnpīzhí临粒珍披植感股热奏想请点击生字先来学字词吧4降临豆粒珍珠披着植物感到一股热气奏着想要línlìzhēnpīzhígǎngǔrèzòuxiǎng5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6小...
1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拦路虎”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引号?3我会读:àiyè碍衷页zhōng4积累词汇:障碍拦路虎麻烦连估带猜衷心误解必须习惯书页请教模糊掌握记忆5我会读含生词的句子:1.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2.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63.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
12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返回3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
1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导入2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人称为“苦吟诗人”。3推敲4读书要求:1、注意读书姿势。2、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3、把生字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4、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1(偷)2同学们,读读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1、普罗米修斯是谁?2、他为什么要偷火?3、他去哪里偷火?4、他怎样偷火?3自由朗读课文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4普通盗取偷取迈进惩罚啄食肝脏希腊pǔdàotōumàichéngfázhuógānlà5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你从哪儿看出人类的生活困苦呢?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
1师恩难忘2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谁呢?3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就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4牵手牵挂姥姥姥爷感冒冒火炊烟炊具念叨唠叨恍然恍如滋事滋润...
1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谁?2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
12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秀丽,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有“天下第一水”之称的景点游玩,大家知道是哪里吗?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它最大的特点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34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作品集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5熟读...
12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学习目标34wùmánqiǎnɡjǐnɡwēi请点击生字蛮警雾微*我会读这些字!下一页抢剂jì5xiǎn险chǎo吵zá杂yōng拥shéi谁qī欺fù负跟fēn纷点击生字gēn读、写生字下一页pīn拼6抄写词语拼命蛮不讲理喷雾器纷纷一拥而...
1猜猜这是哪儿?23456鼎湖山听泉7自由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地方作上记号。8dǐngpángbó鼎薄磅潭抑(轻薄)tányì(鼎足)(磅礴)(抑制)(龙潭)9时隐时现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悠悠扬扬繁花似锦万籁俱寂雄浑磅礴蓬勃生机10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1):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第二部分(2):写白天“我们”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14做一片美的叶子2tàigèyìzhīfèngtǐzìjǐshū先来读读吧态体各异汁奉自己输点击生字下一页3别着急,还有词语呢!奉献肥美飘零回归整体输送茁壮葱绿输送形态各异乳汁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吧!4远远望去,那棵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5走近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67这些树叶__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还有的_______,真是__...
1112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学习目标返回3dǐyuánzhāobìngxìnshāngzhànglüèqīnmò信并招员抵请点击生字侵略仗伤让我先来消灭这些生字吧!磨返回4信心失败抵抗战斗灰心动员侵略成功唉声叹气再让我来消灭这些词语吧!5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抗...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2.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3.感知徐悲鸿的拳拳爱国之心。4.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学习目标2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
1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2读书要求:1、注意读书姿势。2、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3、把生字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4、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初读课文3máoruìchǔdùn矛盾楚锐(矛盾)(盾牌)(楚国)(尖锐)4bìfúyùnbī壁逼韵服(壁虎)(逼迫)(韵母)(佩服)5腾空墙壁张口结舌神韵逼真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惊叹不已6自相矛盾7轻...
2.观察一颗植物1我们来观察一颗植物2按什么观察顺序来观察植物?局部整体3怎样观察呢?4看、摸、量、闻、听等怎样观察呢?5植物有哪些部分?叶茎根6画一颗植物先画土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7
152西湖全景3§1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4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5请你说说课文描写了西湖哪几个时候的景色?返回重读6sù素mián绵dàn淡yóu犹gé格yǎn掩bān般令chū初点击生字lìng读准字音下一页7抄写词语镶嵌轻拂掠过堤岸犹如泛舟连绵起伏夜幕初垂8说说意思远眺硕大向远处望。非常大。心旷神怡夜幕初垂天刚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学课文9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
1我们知道的植物1•说说你认识的植物的名字说一说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2榕树3富贵竹4彩叶草5向日葵6勒杜鹃7•棕榈棕榈8向同学们介绍你认识的植物,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说一说2我认识榕树,它的叶子小小的,是绿色的,有很多气生根。910从观察植物的外形去认识植物。你知道吗?11
观察一棵植物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1yùcáinóngchǎng育才农场2huángqiūkuí黄秋葵3liǔshù柳树4làjiāo辣椒5xuěsōngshù雪松树6yóucài油菜7qīngcài青菜8júhuā菊花9xiǎomài小麦10农场里有很多植物112.观察一棵植物12guānchá我们观察一棵植物,怎样观察呢?整体——局部远———近13从远到近先整体后局部形状高低叶茎根......14júhuā观察一棵菊花(1)分组观察一棵植物。(2)由远及近观察植物,并...
1古诗两首32泊愁苏城寺钟我会读这些生字!bóchóusūchéngsìzhōng点击生字3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4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石径...
12112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3、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4、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课文剧。5、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212wúshìpúmièmiǎnyìyīmǐyǐwéi吴示仆灭免议衣米以为点击生字下一页312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