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硝酸硫酸(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氨气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铵固体属于工业固氮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C.汽车尾气中含氮氧化合物,是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D.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解析: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变成化合态的氮,A错。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D)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基础认知1.简单分类法就是人们把大量事物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类的一种工作方法。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______________。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根据反应的形式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反应、_______反应...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6分,共48分)。1.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是()A.食盐水B.石灰水C.氯水D.过氧化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B.氯气有漂白性C.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D.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小3.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不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氯气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Cl—的检验方法。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实验室氯气的制备方法。3.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重点】Cl—的检验方法【难点】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知识链接】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装置【自学与归纳】1.氯离子(Cl—)的检验。(1)检验Cl—时,加入的试剂为(2)原理。(用离子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项目内容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本质。3、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案例分析法,理解电解质概念2、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探究碱和盐的定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题目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2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学习疑问学习难点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预习能掌握的内容】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二、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不透明,有_____________性,易___________________,易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项目内容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及其发生的条件。2、通过实例和练习学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1)学习目标1.知道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了解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科学史,知道氯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2.记住氯气物理性质,明确氯气泄露后的处理。3.知道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的现象、方程式书写。4.明确氯水的成分及检测方法。新知预习知识点一:氯原子的结构和氯气的物理性质阅读教材82到83页,了解氯原子的结构和氯气的物理性质,完成下列问题。1.氯原子...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一、基础巩固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2KMnO4=====K2MnO4+MnO2+O2↑;②H2SO4+BaCl2===BaSO4↓+2HCl;③Zn+2HCl===ZnCl2+H2↑;④Cu2(OH)2CO3=====2CuO+CO2↑+H2O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C.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D.发生氧化反应的...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一、基础巩固题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部分物理性质2、酸雨的形成与防治,自主探究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自主探究雨水pH的测定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和评价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装置简图,及参与观察实验,提高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评价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钠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B.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C.金属钠质地柔软,可用小刀切分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3.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能与铁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答案】D【解析】主要考查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对比。稀硫酸只有酸性和弱氧化性(氢离子表现的),而浓硫酸是具有强氧化性、酸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2.下列变化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题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重点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依据:考纲了解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含义教学难点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依据:‘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本节课重点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2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二、能力目标运用酸、碱、盐、氧化物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理由:依据...
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1.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3.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一氯气与碱的反应1.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Cl2和石灰乳)的原理与上述反应原理相似,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3.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但...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练习五()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D.Fe3+与KSCN产生红色沉淀()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Cl2+Cl2=2FeCl3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Fe=2Fe2+D、氯化铁溶液与氢...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掌握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的性质——不稳定性和氧化性;难点: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教学...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用途;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重点氨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难点氨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自主学习一、氨的性质1、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溶解性【氨的喷泉实验】实验现象:;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题目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并能加以判断,知道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3、了解5组概念的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学习疑问学习建议【预习能掌握的内容】1、概...
第二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s\up7()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氮气的性质;(2)了解NO、NO2的物理性质;(3)掌握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化;(4)了解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过程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硝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