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综合检测1【综合检测】1.(2017秋•盐湖区期末)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现在()A.原始海洋中B.陆地上C.原始大气中D.岩石中2.(2017秋•大埔县期末)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进行的实验,支持的生命起源观点是()A.自然发生论B.生生论C.宇宙生命论D.化学进化论AD2【综合检测】3.(2017秋•鹿邑县期末)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C.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
第3课时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7.3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七章溶液11课堂讲解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基础计算、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21知识点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基础计算知1-导【例1】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分析】解本题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求出溶质硫酸的质量,然后再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设这种硫...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目标定位1.通过实验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空隙和相互作用力.2.通过图象分析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3.明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学案3分子间的作用力知识探究自我检测3一、分子间的作用力如图1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若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在拉出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玻璃板的重力相等吗?为什么?问题设计知识探究图1答案不相等;因为玻璃板和液面之间有...
历史必修②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十一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21学习目标诠解2课前自主学习3课堂合作探究4随堂达标训练5课时作业3历史必修②人教版学习目标诠解4历史必修②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农业、工业措施及结果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结局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失败的原因【重点难点】1.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2.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11.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知道能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知道确立能量守恒定律的两类重要事实.2.能够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会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认识建立能量守恒定律的重大意义.3.了解能量耗散,了解自然界宏观过程中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重要性;知道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增强节能和环保的意...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目标定位1.知道平衡态及系统的状态参量.2.明确温度的概念,知道热平衡定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3.了解温度计的原理,知道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学案4温度和温标知识探究自我检测3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在力学中,为了确定物体机械运动的状态,我们使用了位移和速度这两个物理量.在热学中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箱气体的状态,需要哪些物理量呢?答案体积、压强和温度.问题设计知识探究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
第4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最新考纲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的简单命题.1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l∥a,a⊂α,l⊄α,∴l∥α2性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2[目标导航]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3一、俄国的农奴制1.农奴制的发展历程(1)确立:①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②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4(2)强化:18世纪以后,历代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还把它扩展到新吞并地区。(3)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不断。52.农奴制下的阶级关系(1)地主:占有土地和...
第二节东南亚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1识记基础知识1.东南亚包括和两大部分。2.东南亚是世界上、、和的最大产区。3.东南亚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4.位于半岛和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洲、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5.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和。6.东南亚的国家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有、、、和。2东南亚风光火山3海啸无情4海啸无情人有情,全世界的爱心汇...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第二节化学平衡2考点二化学平衡的移动3基础知识巩固01精讲精练考能024基础知识再巩固01夯实基础厚积薄发51.化学平衡的移动平衡移动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改变后,平衡可能发生移动,如下所示:6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v正>v逆,平衡向移动;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移动;v正<v逆,平衡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2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与纳税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作用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具体明晰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①财政收入的构成②税收与财政的关系③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④财政支出⑤财政支出的构成⑥财政收支平衡①财政与基础设...
表内除法——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自主练习你说我讲情境导入回顾反思1先背出6-9的乘法口诀,再补充口诀。二七()六九()()八五十六六八()()八三十二九九()()九四十五()七二十十四七四五五十四四十八八十一三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情境导入342朵能做几件标本?42÷6=(件)做一件花朵标本需要6朵花,求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就是求42里面有几个6?二、你说我讲怎样列除法算式呢?42朵4二、你说我讲想乘法口诀计算...
第36课时电场强度、电场线(双基落实课)[命题者说]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电场强度、电场力的概念,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对电场力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电场强度、电场力、电场线等是高考热点,常在比较综合的题目中有所涉及。1一、电场强度的理解1.电场(1)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
Contents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3.命题探究2.易错剖析4.视野拓展课时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代表11.考点精讲2人大代表直接/间接选举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对其负责人民产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对其负责具体行使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人民代表大会考点精讲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
圆锥曲线定义应用高三备课组1一、基本知识概要1.知识精讲:涉及圆锥曲线上的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常用第一定义结合正余弦定理;涉及焦点、准线、圆锥曲线上的点,常用统一的定义。椭圆的定义:点集M={P||PF1|+|PF2|=2a,2a>|F1F2|};双曲线的定义:点集M={P|︱|PF1|-|PF2|︱=2a,}的点的轨迹。|)|(2F1F2a2知识精讲:抛物线的定义:到一个定点F的距离与到一条得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统一定义:M={P|,}0<e<1...
相关链接——连乘、连除、乘除自主练习你说我讲情境导入回顾反思1口算:9×8=28÷4=8×9=27÷3=6×9=35÷7=前提测评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情境导入3一共摆了多少个?二、你说我讲竖着观察:2×3×4=想一想:怎样计算呢?6244一共摆了多少个?二、你说我讲横着观察:2×4×3=想一想:怎样计算呢?824536÷6÷2=二、你说我讲你会计算36÷6÷2吗?36÷6=666÷2=336如果摆4行,每行几个?二、你说我讲2×8÷4=164715÷3×5...
第39课时电容器(重点突破课)[基础点自主落实][必备知识]一、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3.电容器的充、放电(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_____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绝缘绝对值异种电荷电能1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与两个极板间的的比值。2.定义式:...